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 >>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疫情下的心理挑战:四川达州小申相亲后得知亲戚接触疑似病例,陷入恐慌与自责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疫情下的心理挑战:四川达州小申相亲后得知亲戚接触疑似病例,陷入恐慌与自责

时间:2024-09-19 10:07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2月8日,四川达州人小沈拨打了当地心理援助热线。就在两天前,小沈和父母在亲戚开的一家已关闭的茶馆里见了相亲对象。第二天,相亲对象告诉她,她见的其中一名亲戚接触过疑似病例。

收到这条信息后,小沈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家里没有消毒酒精,她就用洗手液一遍遍洗手,蒸了一大碗醋消毒,但还是“很害怕”。除了害怕,她还很自责,认为自己“把家人也连累了”。

此次疫情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方面的挑战。除了普通人会出现的焦虑、恐慌等情绪应激反应外,患者或疑似患者离开熟悉的环境,被送入封闭病房接受治疗,没有亲友的陪伴。隔离期间,他们很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害怕、烦躁等情绪。为此,从大年初一开始,四川各地开始组织心理干预队,为患者、一线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免费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服务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除了这些心理援助热线外,成都12345市长公益热线自1月26日起还邀请了6位专家解答市民关于疾控、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问题,截至发稿时,已解答相关问题12万余个。

↑ 通过电话为市民提供指导

求助者:

陷入“疑病症”的陷阱

2月15日,成都居民小刘拨打了成都市心理援助热线。小刘已在家待了20多天,家里空无一人,他害怕感染,不敢下楼买东西,更不敢叫外卖。其实,小刘家里备齐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但还是有难以抑制的恐惧。像小刘这样的恐慌、焦虑是冯新荣在成华区心理援助热线担任心理师一个多月以来,遇到的最多的问题。

一天凌晨1点37分,紧急值班电话响起,冯欣荣接了电话:“您好,这里是成华区心理援助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来电者是一名姓林的女子,她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感觉心跳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她不停地测体温,虽然每次体温计的数字都正常,但她还是觉得自己“生病了”。“如果我是无症状感染者怎么办?”林女士在电话里问冯欣荣——她已经连续两晚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也不敢出门。

心里不安恐惧怎么办_成都恐惧不安心理咨询_内心不安和恐惧

冯新荣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属于“疑病症”,即使医学检查显示“没有异常”,仍无法打消他们的顾虑,而且常常伴有焦虑。医学上也称之为“疾病焦虑症”或“躯体症状障碍”。

冯新荣先是用言语安慰对方,然后指导他做一套缓解焦虑的“安抚动作”,最后建议他安排一份待在家里的活动清单,“让自己忙碌起来,转移注意力”。近半个小时的心理疏导效果明显,“对方的情绪平静了很多。”

冯新荣提到,该热线是2013年成都市成华区第七人民医院在区心理咨询中心筹划成立时开通的,主要用于危机干预转诊、心理调适等。虽然是成都的热线,但疫情期间,他们接到了来自全国13个省区的电话,其中还有来自英国、俄罗斯的华人打来求助。

冯欣荣印象最深的是前段时间确诊隔离的一名外地女性打来的电话。因为一家三口确诊,她一个人隔离,心里紧张又担心家人。打电话的时候,对方说话很快,她几乎听不清楚,不停地自言自语,有时还哭。冯欣荣只能从模糊的言语中得知,对方头晕目眩,反复来回走动,多次量体温,不敢闭上眼睛。

“电话那头的人压抑情绪已久,急需一个出口发泄,此时,我们首先扮演了倾听者的角色。”冯新荣打开身边的舒缓音乐,让对方在聆听的同时,间接接收到舒缓的音乐。十分钟后,对方语速放慢,开始坐下交谈,一边喝水,一边表达自己的需求。最后,他还提醒工作人员外出时要戴口罩、多休息。

成华区心理援助热线从大年初一就开通,共有6名工作人员,截至目前已接听疫情相关心理热线电话 万余个。除了在线为市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外,冯新荣和他的团队还要穿着防护服,深入全区各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点,保障患者心理辅导需求。

冯新荣在隔离点提供心理咨询

接受者:

“给你的心贴上创可贴”

成都恐惧不安心理咨询_心里不安恐惧怎么办_内心不安和恐惧

传播的不仅仅是病毒,还有恐慌。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疫情心理救援队队长彭岩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市民心理比平时更加??敏感,处于急性应激状态,压力、崩溃、恐惧、焦虑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抑郁、愤怒,甚至引发感染等“二次灾害”——负面情绪还具有传染性。

1月30日,泸州市医院联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热线有50余名医护人员值班,截至发稿时,已接听疫情相关心理热线电话 余通,最高频率一天能接到40至50通。

彭艳提到,除了对公民进行日常心理咨询外,还需要特别关注“高危来电”:因心理问题可能引发的自残、自杀、冲动袭击等风险,均属于高危来电。

到目前为止,彭艳已经处理了10多起特殊案件。2月29日上午,她接到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电话,该患者因副作用已停药两年。受疫情影响,患者情绪不稳定,在不断升级的恐慌中呼救。彭艳评估患者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立即联系当地相关部门,为患者寻求住院治疗。

彭燕

彭艳也遇到过不少“疑病症”患者,反复打电话寻求心理援助。前段时间,她就遇到一位从湖北返乡的人,回国后主动向政府报告,并主动自我隔离,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心里还是很焦虑。“一方面担心自己是无症状患者,一方面怕把病毒带回老家传染给别人,心里在慌乱和自责中徘徊,打电话的时候一直在哭。”了解情况后,彭艳联系当地医院为来电者做了核酸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后,对方的焦虑才得以缓解。

“惊慌、害怕是人的基本情绪,也是自我防御的基本反应。”彭艳告诉记者,她发现,很多普通民众面对疫情,最初都是观望,而后一旦感觉到任何不适,很多人都会“自我认同”,心理的应激反应会引发生理的应激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彭艳会反复向自我怀疑的来访者强调目前确诊病例的症状,告诉他们这些症状,让他们自己消除,这样会让来访者的心情好一点,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打热线就像贴创可贴。”彭燕说,现在的心理援助就是陪伴、倾听、普及知识、帮助稳定,让求助者表达、诉说内心混乱的情绪,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哭也是释放情绪的好方法。”她说。

成都恐惧不安心理咨询_内心不安和恐惧_心里不安恐惧怎么办

“打电话越来越少,问题也越来越琐碎。”

最近一段时间,彭艳接到的电话明显少了,“大部分都是问一些复工、医院等琐碎问题。”她认为,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人们的紧张情绪也在慢慢缓解。

冯新荣也有类似感受。他告诉记者,2月10日之前,打电话咨询的大多是疫情问题,询问是不是新冠肺炎,有流感、腹泻等症状。电话中也透露出民众对疫情的担忧。

而后居民们在家隔离期间出现了各种不适,有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有恐慌导致的坐立不安、不断测量体温。

现阶段,来电咨询内容主要都是复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如同事不戴口罩、单位消毒措施不到位等。

冯新荣

“这些问题都是普通民众面对突发事件应激的本能反应,好处是可以很好地自我保护,但反应过度会影响生活。”冯新荣建议市民先照顾好自己,做一些自己感兴趣、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比如深呼吸、听听轻松的音乐、读读喜欢的书籍、做做瑜伽、做点花式饭菜等,摆脱疫情带来的恐慌带来的焦虑,然后再考虑接下来的工作。

这一个多月来,冯新荣也收获了很多感人的经历。比如,河南驻马店的求助者坚持来成都看望他,温江的一位老人坚持开车接送他上下班。“成都市首批开通的5条热线,全部设在各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接电话的也都是医护人员。在我眼里,心理热线的开通,其实就是告诉大家,面对疫情,医护人员和人民在一起,发出一个让大家平静、安心的信号,让人们感受到疫情可防可控,生活终究会恢复正常。”冯新荣说。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