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官媒关注心理咨询行业乱象,整顿监管促健康发展时间:2024-08-17 10:12 近期,新华网、半月谈等国家官方媒体纷纷聚焦“心理咨询行业乱象”。近年来,心理服务需求量大增,但整个心理行业的乱象由来已久,欺诈、欺骗现象层出不穷,到处都是骗子,让很多心理问题患者“病入膏肓”,对整个心理行业失去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媒体能够关注到这种乱象,对民众和心理行业都有好处,这些都是好事。相信今后会有一些整顿和监管,促进心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有效、优质的心理服务。 目前整个心理行业最大的乱象就是收费高得离谱但心理服务却没有得到有效提供,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造成这种情况的第一原因是很多人看到这个行业有利可图,以赚大钱为目的进入这个行业,用营销手段欺骗来访者,完全可以定义为诈骗;第二,一些知名的心理咨询收费非常高,动辄几千甚至几万,但任何心理咨询师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哪怕是最著名的咨询师也不行。这是因为心理咨询的作用是启发、引导、帮助来访者的心理成长,而不是做只说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救世主。咨询师是想彻底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所以收取这么高的费用完全是“乘人之危”,可以说是不诚实的咨询师。 有业内人士会说,心理咨询本身的学习成本就很大,很多从业者之前可能已经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且还要时不时地接受所谓的“心理督导”,费用也很高。这就引出了心理学行业的另一个乱象:靠培训、卖证书赚钱。那些“心理分析学校”的培训费动辄几万元,再加上学员自己分析、督导的费用,成本相当高昂。这就造成了“导师割新手咨询师的韭菜,咨询师割客户的韭菜”的局面;而某知名机构则走“短平快”路线,利用自身权威授权大量机构开办培训课程,并考试颁发“培训证书”。很多有志于从事心理学行业的人,都被蒙骗了,以为考了这样的证书就可以从事这个行业了。但事实证明,这充其量只是入门级的工作。 那么,面对心理行业如此乱象,我们该怎么做呢?监管当然是必须的,最起码不能让各种骗子继续坑人,要设定一个最高收费上限,不能让任何人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解决核心问题——人才供给。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能够提供有效心理服务的从业者极度短缺,导致各种骗子蜂拥而至,不法商人趁机哄抬价格。 理论上来说,我国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有很多:北大、清华、北师大、复旦,教育部直属和各省市的师范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一些一流大学甚至开设了心理学专业,有心理学学院、心理学系。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612号提案的答复:2019年,开设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有80所,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有305所,开设心理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有100所。各专业每年招生2万余人。目前,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9个。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约270人,硕士学位授予点约2400人,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约1300人,近年来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数量应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那么,这么多的心理学毕业生,难道不能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吗?答案是,确实很难提供有效的心理服务,大部分心理学毕业生都从事其他行业,根据全国应用心理学2013-2017年《心理学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心理学毕业生从事心理咨询的仅占6.5%,七成以上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其中三成以上为助理、行政等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22届毕业生去向也显示,除继续深造外,33.3%在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或党政机关就业,其中21.4%在中小学就业,七成以上为非心理服务行业。我毕业于地方师范院校,学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但直到大学毕业才明白什么是心理学,也没有解决过自己的心理问题,更谈不上帮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现在能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我几乎重新学习了实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别说我一个本科毕业生,我见过不少心理学硕士、博士毕业,但都没有解决过自己的心理问题,更谈不上能从事这个行业。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心理学毕业生,却不能为社会提供相应的价值呢?问题一定出在高校的心理学专业上:心理学专业的内容设置是否存在很大的问题?问题的根源。 现在各个大学开设的心理学专业,都是西方的心理学,很多人以为心理学是西方的,中国没有心理学,其实这是一种无知。心理学研究什么?自然是研究“心”的运作原理,就像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原理一样。那么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儒释道三教不是研究人的心吗?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文化主要探讨的是人的心。对心理学的认识比西方要好得多。而且心理学是人文学科,不是自然科学。每个民族的心理学都受自己历史文化的影响很大。而且西方心理学有巨大的局限性,简单照搬西方心理学是没有用的。心理学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很难培养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 一、西方心理学思维基础的局限性 首先,西方的分析思维方式导致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是碎片化的,缺乏“整体观”,人的心灵本来是一个整体,但他们却把它撕成了碎片,创造出许多学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心理分析主义、人本主义等许多学派。行为主义片面强调“刺激—反应”,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过程;认知学派更多强调人的认知观念;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需要;心理分析主义强调潜意识。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的认识,犹如“盲人摸象”,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发明了许多概念,但都不是心灵的完整本原状态。理论只能看作是主观的假设,充满着偏颇的认知,因为它们只触及心灵的某个部分。不同的学派无法对人类心理的原理形成统一的认识,所发展出来的疗法也无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且由于心理学学派的理论、疗法数量众多,概念繁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却依然难以掌握,而且所学的东西很多都只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学生很难获得切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认知学派有一个“情绪的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艾利斯创立的:它认为触发事件A(事件)只是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C则是个体对刺激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人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失调(C),并不是由某个刺激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直接由个体对事件的错误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引起的。简单来说,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都是由其认知所引发的。 其实,人的行为、情绪、意识活动都是心理活动,没有谁触发谁,心理活动都是围绕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反过来说,心理活动的作用就是满足个体的需要。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比如两年前的新冠疫情,有的人整天都很害怕、很担心,全副武装地出门,时刻提心吊胆,随身携带消毒液,害怕到哪里就喷到哪里。当然,这样的人自然就觉得新冠病毒很可怕,而有的人则根本不当一回事,不担心、不害怕,照常吃喝,根本不觉得它有多可怕。这根本就不是事实。这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安全感”的问题。安全感好的人不会那么害怕,安全感差的人自然就会很害怕。所以这里就出现了安全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引发情绪和行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而非认知。 而且在人类整体心理进化和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意识发展得比较晚,其实很多成年人并没有成熟的意识,更多的是受本能心理的支配,意识无法自我控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习惯性的本能行为和情绪,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有意识的思考,所以不存在认知引发行为和情绪的问题。 因此,以这种“情绪ABC”理论为基础的“理性认知疗法”强调改变来访者错误的、偏颇的认知,其实作用不大,因为对于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自己主导的都是本能心理,意识没有主导地位,所以即使知道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还是会受苦,心理问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在于,这种思维缺乏整体观,无法从个体达到“心”的目的,无法从整体去理解,更无法从整个人类进化过程的角度去看待心理活动,只能片面地看问题。 其次,西方思维属于“具体思维”,即对事物的形象、表象、直接感知信息的思维处理。这种思维方式依赖于对具体形象、直观感受、直接经验和事物表象的把握,而对感官所不能观察到的东西,则视而不见或轻视,这就导致他们总认为心灵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是心灵的物质基础。因此,他们花费大量精力研究人脑的结构和神经活动,认为精神疾病是大脑神经生理因素引起的,由此得出很多多巴胺、血清素、5-HT等神经递质,或认为是由于大脑某一区域异常放电所致。他们总是注重有形的物质层面,完全忽视无形的心理活动。各种精神类药物被研制出来供患者服用,用于治疗精神疾病,但实际上只能缓解和控制症状,而不能真正解决心理问题。 再者,由于具体思维很难“化复杂为简单,以简单驾驭复杂”,很容易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很复杂,陷于“现象”而不能抓住本质。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中,有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这样的概念。弗洛伊德作过一个比喻,说无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就像许多个体,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就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在此休息;门厅与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卫兵,检查各种心理冲动,不允许那些他不赞同的冲动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接待室的冲动进入前意识系统,一旦引起意识的注意,就变成意识。他把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潜在的,但可以转化为意识的‘潜意识’,即前意识;一种是被压抑的,不能用普通的手段使之成为意识的‘潜意识’——无意识。”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想、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都是在不同的意识层面上发生和进行的,不同的意识层面包括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就好比地壳的不同层位,所以叫精神层面。人的某些心理活动是能够被我们自己感知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现心里不断有想法、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实现的心理活动就叫意识。但有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活力,是在潜在状态下无意识发生的,由于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自己的理性,所以不能进入意识。这种潜在的、不易察觉的、个体无法察觉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为潜意识。 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解,有太多的主观臆断。其实,人的心理活动大体上分为两大类:意识理性和本能心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其功能是“分析”,理性是指人的意识按照规律和规则解决问题、满足个体需要的心理活动。但人的意识并非天生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而发展起来的。由此而来的,是人类生来就具有本能心理,其实是动物的本能心理。人类本身也是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具体来说,本能行为和情绪是人类共同的基因遗传。 精神分析学派所列举的诸多事物中,“欲望”源于需要,“冲动”是本能行为,“思考、幻想、判断、决定”都是有意识的活动,情感是情绪感受。作者虽然把人的心理结构和运作机制阐述得清清楚楚,但由于思维的局限性,无法把纷繁复杂的现象说清楚,于是就把它们堆砌在一起,发明一个笼统的概念来囊括,让人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所以,人类有两套心理系统:本能心理和自觉理性。这一点中国自古以来的圣贤们就都知道。古代的《伏羲女娲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伏羲和女娲的下半身都是蛇身。代表着人有动物的本能。上半身是人身,手上握着规矩,代表着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则,也就是代表着人的意识和理性。 因此,精神分析之类的流派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很复杂,发明了一堆让人无法理解的概念,把原本简单明了的心理运作机制搞得极其复杂和扑朔迷离。很多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研究它,却依然毫无意义。而且,精神分析所强调的“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意识化”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本能心理层面,意识理性无法引导自己。即使知道了困扰的原因,也依然无法改变痛苦。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分析是一种长期疗法,很多人花了数年时间都无法摆脱痛苦。 二、西方世界的心理发展水平 整个人类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西方世界文明不长,而中华文明已经有五千多年了,所以西方文化中没有圣人,最多有哲学家,而中华文化中有很多佛教中的圣人。圣人就是超越自我的人,用佛教的话讲就是“破除小我”,超越自我的圣人可以不受个人主观经验的影响,能够了解人类心理的运作。客观观察是内省,但西方心理学家还是有“自我”的,所以很多理论都是个人主观经验和认知概念,不具有普适性,甚至很多是偏颇和混乱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儒家、道家、佛教都有很多关于人心理的内容。大家熟知的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教我们如何培养强大的内心。这难道不是心理学吗?这是心理问题吗?佛教里的《金刚经》和《心经》都教我们如何调伏自己的心。《心经》里有一句话:胜过一切痛苦,就是解决一切烦恼和痛苦。这难道不是心理问题吗?它能解决心理问题吗?还有中医里的“情绪胜利”疗法,而近年来在西方流行的“正念”其实也源自佛教的“八正道”,认知学派把它和日本的森田疗法结合起来发展起来,也是受到佛教的启发。 综上所述,可以说,在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中,有太多比西方心理学先进得多的心理学思想。可悲的是,中国心理学界充满了崇洋媚外的风气,顶尖大学都以西方心理学为指导思想。虽然西方心理学已经开始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步其后尘,完全没有文化自信。 幸好,中国并不缺乏有知识的人,大学里有一些知名的教授一直在默默地探索和研究中国心理学,比如华南师范大学沈荷永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朱建军教授等,民间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在不断探索和建立中国心理学体系。 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提出,通过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建设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等二级学科,打造对中华文化和思想有贡献的学派,建立心理健康理论体系,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承担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社会责任。 这是令中国心理学界振奋的好消息,希望清华大学能够为中国其他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做出表率,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和理论,真正建立起中国化的心理学体系,发展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方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服务于中国人的心理健康。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