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中国同性恋历史变迁:从古代开放到现代电击治疗的曲折历程时间:2024-12-26 10:16 “在中国做同性恋可能会被电击” 疾病未完全治愈 在中国古代,男同性恋者被割掉袖子,女同性恋者被割掉镜子。社会对同性恋一直持开放的态度。然而,在新中国意识形态的要求下,同性恋变成了精神病罪、流氓罪。直到21世纪,这一信念才被推翻,但并没有完全被推翻。 1997年,刑法中删除了流氓罪,同性恋在中国不再构成犯罪; 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删除了“自和谐型”一词,同性恋是同性恋去病理化的第一步。但该标准仍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和双性恋”列为性取向障碍,这为“治疗同性恋”留下了可能的理由。 同性恋无法治愈 20世纪80年代,南京脑科医院医生卢龙光是最早对同性恋进行医学研究的专家之一。当时,他开创了心理咨询疗法。对于同性恋等“性变态患者”,他认为可以采取“通灵心理疗法”——先用兴奋剂使患者精神病态兴奋,然后注射药物使患者感到恶心、呕吐,从而达到恶性条件反射的目的。反射。这种方法与电影《发条橙》中主人公所遭受的可怕经历如出一辙。 北京回龙观医院与公益组织北京男女同性恋中心联合开展了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从业者对同性恋群体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同性恋合法化十五年多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仍然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11.3%的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道德缺陷。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目前,国内仍有不少“转化治疗诊所”提供此类服务,利用电击等治疗手段“治疗”同性恋者,将其转变为异性恋者。然而,这种治疗不仅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还给被治疗者带来巨大痛苦,并造成家人的信任危机。 据“-同性恋地图”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2日,此类转化治疗诊所至少有46家。从百度搜索结果来看,能够提供“转化治疗”的“诊所”和“心理治疗师”数量远远超过统计结果显示的数量。 从统计结果来看,“扭转治疗诊所”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上海,其次是江苏和陕西,然后是北京、黑龙江、河南和四川。 回归的神话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普遍是宽容的。在传统社会中,从来不存在对同性恋者判处死刑的观念或立法。在佛教、道教和儒家的观念中,并没有直接否认同性的性行为和情感关系。 明清时期,中国盛行男子气概,多位皇帝都被传言是同性恋。清朝皇帝中,可能是同性恋的就是乾隆。和珅的出身和才华并不出众,人们认为他之所以受到宠幸,可能是因为他与皇帝不寻常的私人关系。 《清朝野史》中说,乾隆“默许沉为妃子继承人,故更怜沉,正如韩哀爱董贤一样”。董贤突然受宠,是因为他得到了汉哀帝的宠幸。喜欢。 至于同治皇帝,民国时期费行健所著的《慈禧传》中记载,同治的猝死,最初是由于沉迷男色造成的:“沉溺男宠,渐衰”,“最初的疾病是由男性引起的。”溥仪的同性恋传闻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潘继同在《末代皇帝的秘密》中写道:“溥仪成为平民后,他对来访的记者坦言自己小时候喜欢手淫,特别喜欢把漂亮的小太监叫到身边……”换句话说,这只是同性性行为。” 除了这些关于王室同性恋的传闻之外,同性恋在各行各业也并不奇怪。 然而,在注重家庭观念的中国传统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不能超越社会等级,更不能打破传统的婚姻规则。 这就是为什么潘绥明认为,当代一夫一妻制是当代中国人开始歧视同性恋者的原因之一。 20世纪50年代, 婚姻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在古代,只要一个男人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同性恋对于他来说只是普通性关系之外的一种无害的选择。然而一夫一妻制实行后,男人一旦选择同性恋,就意味着无法生育后代。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这是一种“耻辱”,因为人们认为传宗接代是一种义务。但这只是个人选择。 一孩政策也导致反对同性恋的压力加大。如果父母有一个以上的孩子,抚养后代的期望就不会那么集中在一个孩子上,同性恋者在传统婚姻中感受到的压力也会较小。 将艾滋病误认为同性恋也是歧视同性恋者的原因之一。中国从未经历过类似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同性恋平权运动。对同性恋的认可更多地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意愿,而不是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 媒体引导公众态度 由于大多数同性恋者不愿意向周围的人公开自己的性取向,非性少数群体对同性恋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媒体宣传而不是个人经历。 早在1980年,“同性恋”一词就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1980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188篇提及同性恋的文章中,有80多篇文章以“艾滋病”为主题。 即使在1997年同性恋合法化之后,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也常常将同性恋与非法犯罪联系在一起。 与此同时,媒体也强化了公众对同性恋的刻板印象。有关同性恋的新闻报道充满歧视性词语,强调同性恋者“雌雄同体”、“好色”。即使在同性恋合法化之后,新华网近20%的报道仍然使用了更具歧视性的语言。至于有关同性恋权利的讨论,则更多地基于外国新闻,较少涉及中国背景下的同性恋权利问题。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主流媒体对同性恋的态度近年来似乎发生了变化。 然而,媒体报道中对同性恋态度的变化速度可能与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变化速度并不相同。 如果你能拉直它,那就拉直它。 在同性恋合法化、非刑罪化之后,同性恋在中国的处境依然艰难。尽管同性婚姻在世界各地都已合法化,但同性恋话题在中国仍然是一个禁忌。 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原因,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主流态度并不像一些对同性恋判处死刑的国家那么极端。 李银河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同性恋的接受度还不高,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温和”态度。坚定接受同性恋的人和坚决反对同性恋的人在公众中都是少数。四分之三的人会容忍家庭中有同性恋者,但希望他改变。 权利认识不完全 大多数人对同性恋者的一般权利持积极态度。例如,90%以上的人认为同性恋者应享有与异性恋者平等的就业机会,80%以上的人认为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然而,同意同性恋者基本权利之外的进一步要求的人数比例大大减少。 近一半的人认为,以同性恋内容为主题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不应允许在该国公开播放。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同性恋不应该有当老师的权利——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人不能当学校的老师;如果孩子的老师是同性恋,他们会要求学校更换老师。在进一步的同性婚姻问题上,70%的人表示反对,这一比例远高于网上调查的结果。 无声歧视腰带 不同省份在同性恋歧视问题上也呈现出地域特色。 2015年初,网易发起了一项关于手机用户对同性恋态度的粗浅调查。结果显示,新疆、西藏、宁夏、青海、内蒙古、陕西、甘肃等西北省份反对同性恋程度最高,其次是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 在西部省份,宗教、民族归属、贫困、农村文化态度和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差距加剧了西藏和新疆等自治区性少数群体面临的挑战。调查显示,超过80%的同性恋者在宗教生活中完全拒绝谈论或承认自己的性取向。 一项针对西南地区男同性恋者的研究发现,大量男同性恋者有内化的恐同心理,厌恶自己的性取向,并以自己是同性恋为耻。 20%的受访者希望避免与其他同性恋或双性恋者建立私人关系或社交互动,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非常孤独,并努力让自己在异性面前更具吸引力。近40%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成为完全异性恋,他们肯定会接受。 这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也与城乡差异有关。 2015年“亚洲同性恋”项目中国国别报告指出,由于国家缺乏对性少数的保护性立法或政策,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度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越是偏远和农村地区,性少数群体就越孤立。 偏远农村地区公益组织难以覆盖,社区本身也难以形成。在这些没有数据的“沉默”之地,他们所遭受的歧视是很难用确凿的数据和言语来衡量的。 2014年9月21日,河北省行唐县,叶斌背靠着爱人安伟,站在自家的玉米地里等待收割。这对同性伴侣在这个小村庄里共同生活了三年多。 /《特刊》冯忠豪 夸张的“同性恋城市” 2015年9月,世纪佳缘发布第五期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调查了超过8万名单身男女对同性恋的看法。 结果显示,从认知度来看,素有??“同性恋之城”之称的成都已成为全国男性对同性恋最难以接受的地区。近一半的成都男性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异常”。 。 梁斌在对成都大学生的调查中还指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违背道德的。 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社会面貌相对开放。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平均而言,人均收入越高的地方对同性恋的态度越宽容,支持同性恋平权和同性婚姻的比例也越高。成都当地的同性恋者也认为,成都本土文化对同性恋相对宽容。在成都常见的茶馆里,同性恋者虽然普遍聚集在茶馆的特定区域,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非常开放。这种喝茶的习惯和茶馆相对自由的氛围,让这种差异在公共空间中得到了公开的表达。 但成都“同性恋之都”的美誉或许有些言过其实。成都自古以来经济就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富裕。这种宽容的态度更多来自于对多元文化的接受。蜀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发源地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东西向、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近代还出现了三线建设的大规模内迁,使其成为移民的大熔炉。同时,巴蜀也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强调顺应自然、不太关注他人生活的人生哲学。 与北京、上海相比,成都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放。这种声誉更有可能来自于与周边较为保守的地区的对比,因此附近的同性恋者愿意聚集在这里。 “同性恋城市”这个名字是近几年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才出现的。在互联网上,人们对同性恋更加宽容。人们获取同性恋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种媒体。媒体的态度直接影响人们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互联网上的信息开放多样,概念多样。因此,信息来源越网络化的人对同性恋的容忍度越高。 歧视发生的地方 对数万名性少数群体的调查显示,歧视发生率最高的地方是家庭,其次是学校,最后是工作场所和宗教生活。 对于中国的同性恋者来说,无论外界的声音多么刺耳,都比不上家人的一句话:“去医院”。 当你做出出柜的选择时,你最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最好的治疗师”。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