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如何应对孩子不同性取向?探讨父母应采取的态度与行动时间:2024-12-12 10:56 假期刚刚开始,一则与“成都MC浴室”相关的新闻迅速占据热搜,随后又迅速消失。 如此之快,说明该新闻本身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像其他类似话题一样被“正常”讨论,尽管已经是2020年了。 无需进一步了解新闻细节。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今天我只想借新闻中的一点和大家聊聊: 作为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性取向,该怎么办? “不同”的性取向, 这是“不自然”的性取向吗? 今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向学生发放了一本名为《健康教育手册》的小册子,其中将“同性恋”判定为“违反自然规律”、是“变态行为”。 简直无语。说这话的人大概想到了自己脑子里想到的“自然法则”。 要知道,同性行为在自然界中很常见。长相可爱的长颈鹿与同性的性交比与异性的性交要多得多。 大多数鸟类,例如灰雁、乌鸦和企鹅,都有很大比例的同性恋行为。 这才是真正的“自然法则”。 人类是灵长类动物家族的成员,同性恋是人类的自然现象。人的性取向受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不受人类控制。 2019年发布的一项大规模性取向基因研究对英国、美国、瑞典近50万人进行了基因组分析,发现8%~25%的同性性行为与基因变异有关,遗产。 美国心理学会2007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改变性取向的努力不太可能成功,并且存在一定的伤害风险。 因此,同性恋既不“不自然”,也不“不正常”。这可能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使某些人的偏好变得更加小众。 回想起来,有一件事——自然、小众、无害,就像你身边的一个人天生就是蓝头发一样。这值得害怕吗?我们需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去批评吗?有必要攻击它是“变态”吗? 与众不同并不意味着它不自然,也不意味着它应该受到歧视。 “性取向”不同是一种病吗? 需要修正吗? “纠正”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拥有不同的性取向是一件坏事。 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在所有有关同性恋行为的新闻评论中,你都能看到“变态”、“病态”等负面观点。 事实上,同性恋根本不是一种疾病。 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同性恋不是疾病”得到国际医学界的正式承认。 2001年,我国还从《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删除了“同性恋”。 2006年,发布《蒙特利尔宣言》,倡导每年5月17日为“反对恐同国际日”,呼吁抛开偏见和敌意,关注因歧视而造成的不公平待遇。 是的,同性恋行为不是一种疾病。那么它是什么? 迄今为止,包括美国儿科学会(AAP)在内的越来越多权威人士指出,不同的性别认同和表达方式是人类多样性的正常方面。 什么是人类多样性?比如,有的人喜欢红色,有的人喜欢绿色;有些人是右利手,有些人是左利手。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偏差并不会妨碍他人,人们也不会过多批评这些差异。 这些差异甚至成为我们彼此沟通、增进了解的窗口。 我的一个男同性恋朋友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阳光开朗。在我们的一次会议上,他与我分享了他喜欢的男孩类型。 分享完后,他很自然地说,如果我认识这个“基佬”,记得介绍给他。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不舒服,但后来想想,我觉得很感动。 他分享的不正是一个渴望爱情的年轻人吗?如果他是异性恋,小伙子的前辈帮他关注身边的好女孩,充当媒人,也是很正常的事。 事实上,对于同性恋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他喜欢,而我身边正好有这样的朋友,把他们介绍给我,不也是成年的美好吗? 我很感谢他的信任,因为我知道在当前的环境下,少数性取向的人要敞开心扉并不容易。 不友好的声音、不支持的态度,甚至是不明原因的侮辱和攻击,常常让他们把自己隐藏得很深。 2017年首份《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显示,超过60%的调查受访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十分之一的人自杀了。 造成如此大压力的原因只是他们想做自己。 不同性取向不是病,也不需要“纠正”。 现代计算机之父图灵无疑是最著名的“同性恋矫正”受害者。为了逃避牢狱之灾,他被迫接受己烯雌酚化学阉割。由于无法忍受严重并发症带来的身心摧残,最终服毒自杀,年仅41岁。 除了化学阉割、电击、摘除大脑额叶、睾丸移植……这些残酷的所谓“疗法”从未被证明有效,反而被证明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医院、心理治疗中心打着“治疗同性恋”的幌子悄悄欺骗民众; 在一些人看来,同性恋仍被视为“不正常”、“不正常”;而更多的人,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跟随别人的意见,加入到“恐同”的行列。 那些以“治疗”为名对此事进行污名化、进行伤害的人,才是真正应该纠正的人。 如果我的孩子“与众不同”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 终于进入主题了。 我想,通过上面的讨论,大家已经知道,人的性取向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也不可能“纠正”。即使是少数,只要这种表达方式不伤害他人,就不应该受到歧视。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面对它而不是逃避它。 孩子们从青春期开始经常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并且不容易被视为“不同”。 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精神压力,有时还会导致欺凌、歧视和其他负面经历。 孩子们不仅需要说话和交流,而且可能还需要一个免受欺凌的避风港。 作为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特点,与孩子一起适应环境。如果发现欺凌行为,家长应与孩子的老师和学校进行相应的讨论和计划。 没有什么比父母的支持和爱更重要的了。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父母需要尽快教会孩子如何避免高危性行为。 要知道,小众性取向并不是性病的病因,高危性行为才是。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年轻人更有可能因各种污名化、孤立以及社会和父母的排斥而经历健康不平等。 例如,这些青少年遭受性侵犯和性虐待的风险显着更高,更有可能较早发生性行为(13 岁之前),有 4 个或更多性伴侣,并且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与其他青少年相同。他们的同龄人。一半。 这些高风险行为使年轻人更容易遭受性行为中不可预测的风险。他们更需要帮助。 我知道在中国,父母很难和孩子谈论“性”。 但如果父母不说,他们是否希望孩子去一些特殊的场合,与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陌生人“交谈”呢? 一位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近年来,15-24岁的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2017年青年学生报告病例中,男性同性传播占81.8%。类似成都这样火起来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 为了降低男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项目组的合作伙伴会到这样的场合发放安全套,并提供大罐的“水性润滑剂(KY)”。 由于解剖学和免疫学特性,直肠粘膜在同性性交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使其内存在的大量免疫细胞更容易受到艾滋病毒的攻击,从而导致对该疾病的生物易感性更高。 理论上,润滑剂可以减少直肠损伤的可能性,从而可以让他们承担的风险小一些。 但我和我的朋友都知道,润滑油只是一个无奈的替代品。因为即使免费发放安全套,使用率也达不到理想水平。 对遇到这种情况的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就更困难了。 因为疾控人员马上就会面临信任问题。你是谁?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听你的? 每次想到那些难以形容的情况,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以及感染性病的风险,我就感到特别担心。 即使成年了,他们在父母心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孩子。 如果她们能够早点从父母那里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就更有可能免受性病的侵害。 因此,一旦知道孩子有不同的性取向,灌输健康的性观念刻不容缓。 首先,告诉你的孩子,性应该是美好的、令人愉悦的,而不是可耻的。 我这么说并不是为了鼓励青少年发生性行为,但我想表达的是: 青少年想要尝试身体上的亲密关系是很正常的,但他们往往很难理解性对自己、伴侣的后果,以及它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引导青少年不要不耐烦,而是积极获取可靠的信息,直到他们确定自己已经准备好,直到他们确定性是生活中健康、积极的方面才开始。 在远离性病方面,美国儿科学会认为,“没有性生活”是唯一能保证100%有效预防怀孕和性病的方法。 然而,绝对的“禁欲”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孩子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措施: 1. 始终使用安全套。 许多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毒,都是通过肛交、阴道性交或口交传播的。 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必须特别小心,并应始终使用乳胶避孕套来预防这些疾病。 女同性恋者应该使用乳胶“牙科水坝”来避免性传播感染。 2.避免危险的性行为。 例如,在性行为前或性行为过程中不要饮酒或吸毒,更不能吸毒。 避免与不熟悉的伴侣或在不熟悉的地方发生性行为,因为这会增加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并导致意外怀孕。 3.每年定期看医生一次,进行儿童保健。 对于青少年,幼儿医生会与他们讨论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具体措施。 4.加强疫苗接种。 检查是否有泄漏并补齐,确保HPV疫苗、乙肝疫苗等疫苗接种完成。 不难看出,大多数安全性行为措施实际上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仅适用于少数性取向的青少年,也适用于异性恋青少年,甚至所有成年人。 这也许从侧面证明了一些事情:健康的性行为与性别无关。这是关于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 在正常的世界里,性的表达就应该是这样的。 只要我们放下偏见,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 小众爱好依然是天生的爱好,小众孩子依然值得精心呵护。 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到孤独并需要帮助。一个支持、宽容的家庭,将是孩子一生的铠甲。 “家”应该永远是一个让人感到安全和无条件被爱的地方。 结尾 参考: 10 《中国跨性别群体现状调查(201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同志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10月12日。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医疗、健康和用药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有个人医疗问题,请及时咨询您的医生。如果您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什么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文字图片来自趵突泉网。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