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筑牢防线?时间:2024-08-27 10:21 这是一组难以让人放心的数据。 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抑郁研究所等联合发布《2022国家抑郁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18岁以下抑郁患者占总人口的30%;其中,50%的抑郁患者是学生。 调查还发现,社会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存在着污名化和羞耻感,包括一些家长始终不愿意或无法理性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是加强青少年另一个重要门户。但调查显示,一些学校缺乏专职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室仅在检查期间开放。许多心理学教师面临许多困难,感到自己被边缘化,难以实施治疗。许多学生只愿意去一次心理咨询室,不信任心理学教师…… 一边是触目惊心的数据,一边是令人担忧的现状,全社会该如何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关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各地区、各学校逐步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提高专职人员的比例。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南(2012年修订)》截图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截图 然而,人民网记者在采访不同省份10余所学校的心理学师生和家长后发现,多数学校尚未配备专职心理学教师,仅部分年级设有心理学课,临近期末考试,部分班级就被占满。 宋科是贵州一家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长期在当地中小学开展帮助学生的公益项目。据她了解,很多农村小学乃至县级中小学都没有心理学课,也没有专职的心理学教师,都是由参加过多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被选拔为心理学教师的其他学科教师来授课。 “有位老师说他们特别需要心理老师,想让我帮忙找。”宋科说,由于学校关闭、学校合并,一些村小学被并入乡镇小学,很多住得离学校远的孩子不得不住校。孩子们太小,总是想家,天一黑就说头疼、肚子疼。老师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送回学校后,他们还继续哭个不停,有的孩子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但由于缺乏筛查能力,学校并不清楚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圖片網 王志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一所中学的老师。在学校的支持下,不少老师考取了心理咨询资格证,成为心理教师候选人。但学校并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承担着其他工作。 “心理老师偶尔给学生做心理健康讲座,每个班都请几个代表去听。”王志说,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有在领导视察时才开放,里面的学生咨询记录都是伪造的。 在一些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没那么顺利了。据红星新闻报道,在西安某中学担任心理老师十余年的何老师说,很多学生只来过校园心理咨询室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你不知道他是因为你没做好而放弃,还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何老师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何老师记得,曾经有一个男孩来找她咨询,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杀了我爸!” 原来,男孩的父亲长期对母亲实施家暴,但母亲无力逃脱,男孩又无力阻止。男孩只找何老师咨询过三四次,问题并未解决,便不再上门。何老师猜测,或许是因为高三学业紧张,他已经抽不出时间了。 一些只尝试过校园心理咨询的学生分享了不愿再踏进校园心理咨询室的原因。大学生小华说,读高中时,她感觉自己状态不好,有时喘不过气来,天天哭,失眠,头发掉了很多。由于高中学习繁忙,她挤出午休时间,偷偷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小华记得,她觉得心理老师很专业,但也很累。谈话内容不够深入,他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做了些笔记,“然后就没再说什么了”。这次交流持续了不到50分钟。午休过后,她和老师都要去上课了。离开心理咨询室后,小华觉得这次谈话毫无用处,甚至陷入了更大的迷茫。后来,小华就不再去校园心理咨询室了。 另一名学生小唐说,她18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状态很不好,班主任知道后,推荐她到校园心理咨询室就诊。心理老师告诉她,谈话内容会保密,小唐便向她倾诉了很多心里的烦恼。但后来班主任在和她谈话时,告诉了她一些只告诉过心理老师的事情,这让她对心理老师失去了信任,不愿意再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红星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全国7所中学的心理学教师发现,除一名老师外,几乎所有心理学教师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行政工作,有的心理学教师甚至身兼数职。 在广西一所高中担任心理学老师已有10年的罗女士觉得,学校里对心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如高考科目。虽然她不担任行政职务,但有时她觉得自己的职位有点像“后勤队”。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宋玉莲在《中小学心理教师现状及提升建议》一文中指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现状: “心理学老师通常被认为是最懒惰的老师” “心理学老师常常孤身一人,独自战斗” “心理学教师很难实现专业成长” “一些学校把心理学老师当成万能药,哪里有老师,哪里有部门缺人,就把他们派到哪里去。” 杭州某中学的心理老师徐老师也有同样的感受。作为学校仅有的两名专职心理老师,他们在心理教学和辅导方面的工作量非常大。全校有2000多名学生,学校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他们需要整理大量的访谈资料。除了教学、咨询、与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他们还需要整理行政材料。 与此同时,待遇缺乏竞争力也是心理教师普遍的抱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南》(2015年)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与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很多学校还没能做到这一点。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南》截图 海南某高中心理老师张欣被校方告知,《纲要》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并非强制性要求。虽然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心理老师可以作为班主任参加职称评审,但目前仍没有班主任津贴。部分省份已发布通知,明确要求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与班主任同等待遇,部分省份正在就相关细节征求意见。即便是已发布明确通知的省份,也有部分学校并未落实。 此外,教育部也多次发文指出,心理学教师应定期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有效提高其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少心理学教师表示,学校安排的培训一般都是面向全体教师,针对性不强,对提升业务能力帮助不大。地方教育局教研室重视或学校领导担任相关职务的学校相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安排的培训质量和效果也较高。 心理老师觉得自己是学校的边缘人,希望得到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她能否拿到补贴、取得成效,也关系到她专业能力的提升。“做心理咨询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就无法应对来访者的各种问题。”近两年,彭程花了数千元参加心理督导,也就是心理咨询职业化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她认为,要成为一名能给学生很好指导的心理老师,一个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督导、一次培训,希望学校能给她机会。 图片来源:圖片網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刘世翔认为,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优秀的心理教师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督导和培训对心理教师提供关键的指导和支持。”“心理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其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教师的存在感,只有他们得到支持,才能更好地支持学生。” 2012年教育部《纲要》指出“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要自觉遵循各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把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显然,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学教师的工作,除了心理学教师的努力外,还需要班主任、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家庭等各方的参与。 多名心理学教师表示,与心理学教师相比,与学生相处时间更长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班主任往往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一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知识的年轻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显得有些茫然。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是学校无法解决的,比如家长本应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但现实中,很多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存在忽视或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有吃有住,好好学习,就不相信孩子会得抑郁,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装模作样,小题大做”。 当然,还有更多的家长羞于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对孩子进行及时的专业干预。 江苏某中学心理老师程老师表示,学校心理老师不是医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到患病的地步,完全超出了学校心理老师能提供的帮助范围,必须到医疗机构去诊治。“这时候,家长正确面对和关注情况就至关重要了。” 当然,要到专业的机构或医院去治疗,但另一个现实情况是,有老师反映,一些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就医,但学校没有相应的医院可以转诊,所在城市也没有像样的有精神科的医院。 今年全国人大上,民盟中央提交了《关于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协同管理体制的建议》,建议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投入建设,由教育行政、卫生健康部门共同研究建立早发现早干预、学校转诊至专业心理健康机构、治疗康复等一系列规范流程,加强心理门诊建设,实现县级医院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医生全覆盖。 “要真正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援助,需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融合。”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刘世翔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带头调动家庭、社区的力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理念,对接社区心理咨询服务,共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单一主体或多个分散个体的力量,无法解决群体的心理问题。” 结尾 版面丨周一新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