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建设心理辅导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时间:2024-08-14 10:07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南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计医[2012]15号)精神和国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全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管理、监督和评估。 一、建设目标 心理咨询室建设应坚持立德育人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心理咨询室软硬件设施的配置应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以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为重点。通过为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效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为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功能定位 心理咨询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咨询、团体辅导专门场所,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以及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缓解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障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主要职能是: 1、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关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开展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对有心理困扰或问题的学生,提供有效的个别辅导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或根据情况及时转介至相关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诊疗部门,并做好协同配合、回访保健和后续心理支持。 3.心理健康监测。了解和监测全体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监测、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减少危机事件对师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4.营造心理健康环境。对有需要的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子女成长的特点、规律、教育方法等,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效应。 3.基本设置 心理咨询室建设要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保证基本配置,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开展。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区域和相关配置。 1、选址。心理咨询室应建在相对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尽量避开人流密集、嘈杂的区域,楼层不宜过高。 2、环境要求。心理咨询室环境布局应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青少年发展特点,体现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富有生命力。心理咨询室可选用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学生容易接受的名称。室外可张贴轻松的欢迎标语,图标要简洁醒目。室内环境应温馨、整洁、舒适,以清新、淡雅、柔和的暖色为主色调,合理运用色彩、灯光、装饰物,光照适中,自然光与光强合理。个别咨询室要充分保证学生的隐私要求。 3、基本配置。心理咨询室应具备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办公接待区等基本功能区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单独设置心理测量区、休闲放松室、自主自救活动区等心理健康教育扩展区。心理咨询室使用面积应与在校学生人数相匹配。学校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需要,与校内其他地方共建共享。在不影响心理咨询各功能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心理咨询室各功能区也可相互兼容。心理咨询室外应设有心理信箱。 面积基本配置:个人辅导室要求面积10-15平方米,每间基本设施配备辅导椅或沙发,教师辅导椅或沙发与学生辅导椅或沙发呈90度或60度摆放,视情况可配备放松音乐、心理健康知识挂图、录音设备等。团体活动室要求面积20平方米以上,每间基本设施配备可移动桌椅、坐垫、多媒体设备等,视情况可配备团体心理辅导箱、游戏心理辅导包等。办公接待区要求面积15平方米以上,基本设施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文件柜、期刊架、心理书籍等。其他扩展区域(根据需要和条件建设)配备学生心理评估系统、心理健康自助系统、沙盘及绘画辅助辅导设备、放松自助设备等工具。 四、管理标准 1.开放时间。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可根据学生人数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开放,课间休息、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定期对学生开放一定时间,并安排专人值班。 2.人员配备。心理咨询室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提高专职人员比例。专兼职教师原则上须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具备心理咨询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与班主任同等待遇。 3、经费保障。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证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转。心理咨询室应为学校师生、家长等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4、成长记录。心理咨询室应建立学生成长信息记录。一般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咨询记录等。咨询记录一般包括学生当前心理状况、咨询的主要问题及对问题的评估和认定,以及相应的分析、对策和咨询效果评估等。学生成长信息记录、评估材料、信件、录音录像等资料应严格保密。心理咨询室应根据学生成长信息记录,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 5.辅导伦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坚持育人为本,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当学生出现价值偏差时,应突破“价值中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当学生可能出现自残、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并做好记录;慎重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方法,在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严禁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给学生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6.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室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发生危机时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对师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防止因心理危机引发自残、伤害他人等极端事件。 7.及时转诊。心理咨询室应与相关心理诊疗部门建立畅通、快捷的转诊渠道,对个别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其他情况需要转诊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诊至相关心理诊疗部门。转诊过程应详细记录,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8、加强研究。心理咨询室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典型案例讨论,组织参与专家督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调查,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