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服刑人员李某因担心儿子教育成长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经咨询后得到改善时间:2024-06-27 10:14 摘要:当事人李先生,36岁男性服刑人员,高中文化,已婚,已服刑四年,剩余刑期三年。他担心自己的入狱影响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的教育和成长,抑郁、焦虑影响其正常改造生活,遂寻求心理咨询帮助。通过资料收集与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以合理情绪疗法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经过4次咨询,共持续1个月,咨询师帮助当事人理清思绪,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建正确认知,当事人抑郁焦虑焦虑情绪明显减轻,能够安心改造,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服刑人员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治疗 1. 一般信息 (一)基本情况:李某,男,36岁,已婚,高中文化,广西柳城县人,2011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七年,2011年11月从柳城县看守所送至我监狱改造,现于我监狱某监区服刑。 (二)个人成长史:当事人在农村长大,有三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父母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家庭比较贫困。父母性格不合,经常为经济、生活起居、孩子的教育等问题争吵,有时母亲吵架离家出走后,他就会带着弟弟妹妹去找母亲。他从小就听话懂事,读书时成绩优异,是母亲的骄傲。初中毕业时,父亲希望他读中专,母亲却希望他读高中,这样他就能考上大学,给家里争光。父母大吵一架后,他还是读了高中。高二时,因早恋而未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里务农,结婚生子。 有一天,他帮村民盖房子,然后喝醉酒和别人打架,造成他人重伤,被判入狱改造。他的父母年纪较大,儿子由在农场工作的妻子抚养。 3. 求助者现状 1、精神状态:衣着不太整齐,容貌有些憔悴,目光呆滞,叹气,注意力无法集中,心情沮丧。 2、身体状况:我从小身体就不太健康,但从没生过什么大病,近一个月来经常感觉头痛、失眠、烦躁、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头发也很快变白。 3.社会功能:不愿意参加狱内活动,不再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不愿与他人过多接触,心情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进展停滞。 4.心理测试结果 第一个是SAS量表(标准分是68分),表明焦虑中度。 第二项是SDS量表(标准分是60分),表示轻度抑郁。 三、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分别为:躯体化2.8、人际关系敏感2.1、抑郁2.2、焦虑2.7、恐怖1.8、其他2.5。SCL-90(1-5级)测试结果显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得分较高,总分为185。 因素 身体 改变 强大的 力量 人们 关系 抑制 于 重点 考虑 敌人 正确的 害怕 恐怖 偏见 执行 精神 疾病 那 他 总得分 因素 2.8 1.5 2.1 2.2 2.7 1.7 1.8 1.3 1.4 2.5 185 2. 求助者的主要抱怨 主诉:近两个月来,经常头痛、烦躁、叹气??,对参加监狱活动提不起兴趣。不再关心他人,不愿与人交往,不想吃饭,体重下降,头发很快变白,晚上入睡困难。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停滞不前,没有进展,无法自行解决问题。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个人陈述:在看守所时,我看到很多未成年人因为家庭原因走上歧途,有的甚至染上疾病,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我想到我的儿子,以前我在家里负责儿子的教育和管理,妻子只会洗衣服做饭,对孩子的成长不太关心。她一直认为“孩子教不好,是父亲的错”,与女人无关。现在一想到她一个人抚养孩子,我就很担心。在看守所里,我最害怕的不是自己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而是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罪行将对孩子的学习、性格乃至一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我曾因对儿子的担心和愧疚而哭泣、失眠,这种情绪持续了3年多。我也向监狱寻求过心理咨询,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 我感觉情况越来越严重,头痛,时常精神恍惚,经及时就医,服用养血安神片等缓解神经症的药物,用药期间稍有缓解。再加上我的意志一直比较坚定,所以并没有对改造造成太大的影响。前段时间监狱组织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学习会,我积极参加学习,并主动向干警寻求心理帮助。在学习中,我力所能及地缓解自己的心理问题,以促进自己的改造,争取早日减刑,回家照顾儿子。在2015年的改造工作中,我遇到的心理问题难以克服,感觉如果不做出成绩,会影响自己的改造结果,影响自己的减刑,压力一直很大。在长期的改造反思过程中,我深深发现,家庭教育、童年成长经历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想想自己在服刑,父母年迈,妻子为生活而劳累,孩子得不到太多的关爱和教育指导,他会不会上课迟到,会不会逃课,会不会跟其他大龄同学上网,会不会跟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等等,想想这些,我的心就很痛。尤其是最近一个月,脑子里全是孩子的身影,心里很焦虑,但在监狱里却无能为力,我知道焦虑不能解决问题,但我控制不住自己,这一个多月来,我变得不像自己了,我意识到这个情况很严重,就主动向监狱心理咨询站、监狱精神卫生中心特警求助。 3. 数据可靠性认证 1. 顾问的观察 来访者意识清醒,衣着整洁但不整洁,神情有些紧张,文化知识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处于精神痛苦状态,眉头紧锁,眼神闪烁,不敢与咨询师对视,焦虑,易怒,有些抑郁,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监狱警察的报告 李某入狱四年来,各方面表现良好,虽然家中无人照顾孩子,但情绪不太激动,能坦白犯罪事实,服从管理,积极参加学习,完成劳动任务,与人相处融洽。但最近一个多月,他情绪低落,易激惹,心神不宁,在改造过程中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劳动效率下降。问及此事时,他回答是担心孩子。经过一对一谈话,效果不是很明显,并有具体的求助请求。 四、评估与诊断 1. 心理状态评估 求助者的焦虑表现为学习、工作兴趣的丧失,效率的下降,说明其知识、情感、意志是协调的,有较好的自我认知和求助动机,行为表现与人格特征相符,因此,按照郭年丰的正常与异常心理“三原则”,属于正常的心理变化。 2.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客户是一名36岁的男性,无明显的生物学原因。 2、社会学原因:因犯罪入狱,无法继续对子女进行教育;改造过程中精神压力大;家人探望不频繁,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孩子具体情况;缺乏有效的社会制度支持和干预。 3、心理原因:性格内向,思想观念错误;绝对要求——要求家人像他一样照顾、教育孩子;过度以偏概全——把其他罪犯的情况推广到所有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的孩子身上。极其恶劣——认为孩子得不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 3.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依据 首先是诊断的六个程序: (1)求助者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 (2)求助者受到的刺激比较强烈,且是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个体有就医意愿,有自我认知,问题不属于精神疾病。 (3)当事人的心理冲突是正常的,不构成神经质问题。 (4)内容概括不够。 (5)疾病持续一个月以上,患者痛苦不堪,又不知如何解决。 (6)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的条件有四个: (1)引起来访者提出疑问的刺激比较强烈,且是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正常的。 (2)患者开始感受到痛苦的情绪,这些情绪间歇性或持续性地持续一个月以上。 (3)求助者所接触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4)患者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错误观念,人际关系紧张,焦虑,易激惹,睡眠不好。病程少于两个月,且未出现全身症状。 2 诊断结果 综合以上诊断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鉴别诊断 1、经三级甲等医院鉴定,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2、与精神病鉴别:根据有病无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知情意志不统一,无自我意识,一般不主动就医,常有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表现。而求助者知情意志协调,有自我意识,主动就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3、与神经症鉴别:来访者的心理冲突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引发的,持续时间较短,不超过两个月,且情绪反应处于理性控制之下,未发生严重社会功能损害,情绪反应还未泛化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5. 设定咨询目标 经双方协商,制定以下咨询目标: 1. 短期和具体目标 缓解求助者烦躁、焦虑、入睡困难等负面情绪反应,减轻无助感,消除求助者对现实问题的紧张情绪,是帮助求助者建立正确认知,改善当前人际关系,减少负面情绪,增强转变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人生的转变中的关键。 2. 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 改变对事件的认知观念,重构认知模式,增强自信心,促进求助者心理的自我成长,能够客观对待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导致心理健康发展。 6. 制定咨询计划 1.咨询方法与理论原理 1. 咨询方式:合理情绪疗法 2、理论原理: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指的是触发事件;B指的是个体在遭遇触发事件之后所拥有的信念,也就是其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结果。通常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由触发事件A直接引起的,也就是A导致了C。ABC理论指出,触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触发事件B的信念、看法、理解才是人们情绪和行为反应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蕴藏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对事物产生恰当、适度的情绪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时,最终会导致情绪障碍。由于情绪是由人的思维和信念引起的,因此埃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时,是自己让自己不快乐,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但要强调的一点是,理性情绪疗法并不普遍反对人们产生负面情绪。例如,如果某件事失败了,感到恼火和沮丧是一种适当的情绪反应。但是,抑郁和无法恢复是一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例如:两个同事一起上街,遇到了他们的主管,但主管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径直从他们身边走过。两个同事中的一个想:“他可能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他看到了我们,却没有理会我们,也可能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另一方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因为我上次顶撞了主任,他才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是故意找我的茬了。”两种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可能会心存顾虑,以致不能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与人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是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那就是信念。前者在理性情绪疗法中被称为理性信念,后者被称为非理性信念。理性信念会使人对事物产生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非理性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们如果坚持某些非理性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最终会导致情绪障碍,也就是C. (二)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略) (三)就诊次数、时间安排及费用 1. 咨询次数:4次 2、咨询时间:每周三上午9:00至10:00,每周一次。 3、问诊费用:根据监狱有关规定,问诊费用免收。 七、磋商程序 1. 咨询阶段 1、建立咨询关系及心理诊断与评估阶段; 2.理解阶段; 3.修复阶段; 4.再教育阶段。 (二)具体协商流程 第一阶段:建立咨询关系与心理诊断阶段。(初诊):主要是接诊访谈,运用理解、共情等手法,鼓励求助者倾诉、发泄,收集临床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究求助者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的问题分析,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最后,咨询师向求助者讲解合理情绪疗法及其原理,使求助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鼓励求助者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认识到过分夸大自己离别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这一不合理信念上。 以下为咨询摘录: 咨询师:您好,请坐。您希望我在哪方面为您提供帮助? 申请人:最近一个月左右,我感觉非常烦躁和焦虑,晚上睡不着觉。你能帮助我吗? 咨询师:你怎么了? 申请人:我好想早点回家,一想到还有三年刑期,心里就很慌。 咨询师: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想尽快回家? 申请人:其实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从我因犯罪被拘留开始。 我特别担心没有人教育我的孩子。 咨询师:您说您担心孩子?您能具体告诉我您担心什么吗? 申请人:我不担心他的生活,但我担心他的学业。 我也担心他性格会变坏,误入歧途。 第二阶段:理解阶段。(第二次咨询):首先采用认知理解疗法,通过心理分析帮助来访者找到问题的根源。咨询师通过认知理解疗法,向来访者询问他容易记住的生活史和相关经历,让他明白“我入狱后离开孩子,我的家人必须履行对孩子的责任,否则,没有家庭的正确教育,孩子一定会变坏,走上歧途”这种绝对的要求,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事实证明,很多问题都是他自身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 以下为咨询内容摘录: 咨询师:你愿意告诉我是什么导致了你的痛苦吗? 求助者:当然愿意,我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好,在家也不说话,就是喜欢泡在网吧里,你觉得我烦不烦?我都快烦死了。 咨询师:对于你的情况,我们使用理性情绪疗法。因为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不是直接原因? 申请人:原因是什么? 咨询师:这些就是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自己的一套,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意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由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引起的,那么你也许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申请人:可以这样吗? 咨询师: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去广场玩,你把你最喜欢的扇子放在广场的石凳上,然后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把扇子压坏了,你会怎么做? 应聘者:我肯定很生气,他怎么能随便毁掉别人的东西呢? 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会怎么做? 申请人:哦!原来是个盲人。他一定是无意中造成的。 咨询师:你还对他生气吗? 申请人:不,我甚至有点可怜他。 心理咨询师:你看,同样是一件事,他打死了你的粉丝,但你们在打死之前和打死之后的情绪反应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在打死之前和打死之后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 求职者:是啊,看来我的问题是由我的一些行为引起的。 咨询结束后,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并要求他回家后填写RET自助表。 第三阶段:修复阶段(第三次咨询)。完成任务后,李某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修正了自己的一些表述。基于前三次咨询的良好效果,咨询师决定实施“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术”,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与来访者就上述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咨询师运用了质问、对质等技巧,主要围绕“我入狱后留下孩子,我的家人必须对孩子负责,否则,没有家庭的正确教育,孩子一定会变坏,走上歧途”展开辩论。在此阶段,咨询师向李某讲述了“黄金法则”和“反黄金法则”,引导他树立合理观念。 咨询师:你是否认为因为你爱你的孩子,所以你的家人也必须像你爱你的孩子一样爱你的孩子? 申请人:是的,在目前的条件下,作为我的家人,他们必须这么做。 咨询师:如果家里的所有成员都像你父亲一样爱他们的孩子,那么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像你父亲一样爱他们的孩子吗? 申请人:(沉默) 是的,应该这样。 咨询师:你能说如果父亲爱孩子,家人也必须爱孩子吗?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父亲和家人抛弃孩子的情况? 申请人:这个……我觉得不是。我们监狱里有很多犯人抛弃了他们的孩子。辅导员:他们为什么抛弃他们的孩子? 申请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肯定不爱这个孩子,所以抛弃了这个孩子。如果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还爱这个孩子,他们就不会抛弃这个孩子。 咨询师:哦,那是因为至少他们中的一个或他们的家庭成员不爱这个孩子。(重复技巧) 申请人:(沉默) 咨询师:你可以希望家人像你一样为孩子付出,但人性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要求自己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但你无法要求或保证家里其他人也会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 求助者:这个确实没法保证,人的情感很复杂。 咨询师:假设有这样一个情况,另一个女人爱上你,并且对你很好,但是你却不爱她。你会怎么做? 申请人: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 咨询师:你做了什么?和她对你做的一样吗? 申请人:不,我没有接受她。 咨询师:为什么? 申请人:因为我不爱她。 咨询师:她爱你,你为什么不爱她? 求职者:因为我不爱她,所以我没法强迫自己。 咨询师:你看,这件事情和你的问题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谁也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为我们做任何事。 申请人:看起来是这样。 咨询师:这个在心理学上叫“绝对需求”,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 申请人:那我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心理学上,人际交往有一条“黄金法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刚才表达的关于家庭的想法,是否符合这条法则呢? 申请人:......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条规则反过来用了,变成了: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必须怎么对待我。这是一个绝对的要求,也是一个不合理的信念,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为我们做某事。一旦这个要求很难实现,你通常会对别人产生怨恨甚至敌意。 申请人:是的,确实如此。 咨询师:世界上有那么多从小就离开父亲、缺乏父亲教育的孩子,你能证明那些孩子的人生是失败的、没有成功的吗? 申请人:(沉默) 咨询师:您能给我举一个成功的例子吗? 申请人:(沉默)是的。也许我的孩子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在生活的磨难面前不会那么脆弱。 咨询师:你说如果孩子真的走上歧途,你会发疯的,有那么严重吗? 申请人:不管怎样,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的孩子是我一生的希望。 咨询师:如果你觉得这太糟糕了,我可以给你举一些比这糟糕十倍的例子。如果你遇到了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做? 申请人:(沉默)我明白你的意思。 咨询师:您现在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 申请人:虽然我希望家人尽力教育好孩子,但是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他不一定能适应没有我的生活。 任务:基于此分析,请求帮助的人将进一步具体化非合理信念,并使用RET量表进行自我分析和辩论。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第四次咨询):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情绪有很大的改善,抑郁和焦虑减轻了,能够认识到家人可以教育孩子,孩子也一定能够适应没有我的生活。我现在在监狱服刑,不能为家人做任何事,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改造自己。这个阶段主要是巩固前几次咨询的成果。咨询师鼓励来访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未来的生活中,引导他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諮詢摘選:(略) 8.咨询效果评估 1. 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求助者反映,自己的烦躁不安消失了,可以正常睡觉了,也想通了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作为家长,我急不得,帮不了,现在能做的就是积极改造自己,尽快脱胎换骨,回到孩子身边。 2. 监狱管教警察考核 李先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与其他狱友也能和睦相处。 3. 心理评估比较 SAS量表测试结果显示,标准分由原来的68分下降为48分,表明焦虑症状明显减少;SDS量表原标准分是60分,现已下降为49分;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躯体化为1.0,人际关系敏感为1.2,抑郁为1.5,焦虑为1.5,恐怖症为1.5,其他为1.2,表明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达到正常值。 两次SCL-90量表测试结果比较(1-5级)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敏感度 抑郁 焦虑 敌意 害怕 偏执狂 精神病患者 其他 总得分 咨询前 2.8 1.5 2.1 2.2 2.7 1.7 1.8 1.3 1.4 2.5 185 咨询后 1.2 1.5 1.5 1.1 1.5 1.3 1.2 1.2 113 对比治疗前后测试成绩,可见SCL-90分数降低了72分,降低率为38.92%,是有效的。 4. 顾问评估 求助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观念,焦虑降低到正常范围,饮食、睡眠得到改善,学会了调节情绪,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达到了预期目标,从长远和最终的角度,促进了求助者心理的自我成长和健康发展。 九、结论 本案例中,咨询师运用尊重、共情等多种技巧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来访者的各种信息,结合心理测试法,分析来访者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体验、不合理信念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并成功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助产术”、“金科玉律”等咨询技巧,帮助来访者摆脱负面情绪思维和非理性认知,帮助来访者面对现实,理性思考、建立合理信念,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全国2级心理咨询监狱教育与改革局的朱·温琼(Zhu )。 地址:监狱,邮政编码: - 。 参考 [1 心理咨询 Guo 。 [2 心理咨询 Guo 。 [3 心理咨询 Guo 。 [4] Lin 。 [5] Qian 。 [6] Ji 。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