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 >>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四川两会:民进四川省委建议将抑郁症纳入重疾险理赔范围并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详细内容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四川两会:民进四川省委建议将抑郁症纳入重疾险理赔范围并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时间:2024-06-13 10:11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1月10日,四川正式进入2023年省两会。

当天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正式开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由34个界别组成,共有委员873人。

澎湃新闻()从民盟四川省委员会获悉,其将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强四川省抑郁防治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提案主要针对抑郁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将抑郁纳入大病保险理赔范围、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成都抑郁症治疗中心_成都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抑郁症康复中心

抑郁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精神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压力增大,抑郁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人数已超过5400万,成为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精神障碍负担更重,给抑郁的诊治带来更大挑战。

民盟四川省委员会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家庭负担重,治疗率低。抑郁给社会带来的直接负担包括医疗费用,还有丧失劳动能力、亲属照护等间接负担,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巨大的负面因素。据有关报道和调查,抑郁症患者的就医率很低,很少得到充分治疗。仅有9.5%的患者在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治疗,寻求精神科专科医生治疗的比例仅为3.6%。仅有0.5%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有效的治疗。

其次,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医院、社区、心理咨询系统等多方资源的协同作用。目前,综合医院、精神病医院精神科医生短缺,造成就医难。四川省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专业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与实际要求严重不符。

成都抑郁症康复中心_成都抑郁症治疗中心_成都抑郁心理咨询

最后,社会对抑郁患者存在偏见和歧视。公众对抑郁防治知识认知度较低,社会对抑郁的偏见和歧视十分严重,侵害患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偏见和歧视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损失比经济损失更为严重。抑郁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也相当困难,难以再次被学校、工作单位接纳,进一步阻碍了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为此,民盟四川省委员会建议将抑郁纳入大病保险理赔范围,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抑郁治疗周期长、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心理治疗等),但目前医保报销率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不在医保范围内,抑郁抑郁大病保险,减轻重度抑郁患者家庭负担,有利于抑郁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发病率。

同时建议加大精神卫生保健体系投入。恢复抑郁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卫生经济研究表明,在抑郁治疗上投入1元,可获得4元的回报。四川省精神卫生保健体系投入严重不足,应加强非精神病医院医生、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心理咨询的抑郁风险识别、抑郁预警和抑郁干预能力培训,建立完善精神卫生机构分类管理,组织服务质量评估与监督。将社区抑郁相关精神卫生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工会职工服务内容,通过政策支持、激励等鼓励更多人进入精神卫生服务领域,形成专业化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三是开展抑郁调查,搭建心理服务平台。目前尚无心理健康流行病学的专项调查,缺乏抑郁患者数量和疾病负担数据。建议政府牵头成立抑郁调查队伍,定期开展抑郁流行病学调查,将抑郁筛查纳入健康体检。建议以社区、学校为基础,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情绪状态及其与抑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重点关注有家族史的青少年,建立分级网络化的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和预警系统,及时对有潜在风险的个体进行建议。

成都抑郁症治疗中心_成都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抑郁症康复中心

四是构建“联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精神病医院与社区良好协同。从人员构成上看,社区心理服务站是基层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核心力量,社区心理服务站整体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基层心理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提高工作人员专业修养和业务能力,联合定点精神病医院、大型医院精神科,定期开展能力测评和业务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咨询治疗、精神科治疗等手段相衔接的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将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各类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开展抑郁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培训,促进患者逐步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五是加强科普宣传,消除患者“耻感”。抑郁是常见病,不是恶魔,应该在阳光下面对。抑郁可防可治,通过系统的治疗和康复,大多数患者完全能够康复、回归社会。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多方面、多渠道的宣传,通过制作健康手册、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普及抑郁相关知识,提高民众心理健康素养。鼓励专业人员从事科普宣传。推动全社会对抑郁患者的正确认识,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消除患者“耻感”,营造包容和谐的环境。

六是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诊疗质量。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是抑郁防控的基本保障,需要在药物研发、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流行病学数据和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加大对抑郁基础研究的投入。通过合作开展一级、二级、三级预防干预措施,可大幅提高公众对抑郁抑郁防治知识的认知度、抑郁就诊率和治疗率。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