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焦虑抑郁心理咨询 >> 成都焦虑抑郁心理咨询|疫情对全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 10-20 年
详细内容

成都焦虑抑郁心理咨询|疫情对全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 10-20 年

时间:2024-08-03 10:08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近期,不少检测呈阳性的民众因拿不到药、就医困难、症状严重而感到担忧和焦虑而未检测呈阳性的民众也或多或少地受到“阳性恐惧症”和“假名”的困扰。

在奥密克戎的冲击下,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身体状况,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卢林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三年来,全球新增抑郁患者近7000万、焦虑患者9000万、失眠症患者1亿,疫情对全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将至少持续10-20年。

自2020年以来,他与研究团队持续关注疫情对心理的影响。长期研究发现,疫情发生12个月后,焦虑、失眠呈现明显好转趋势,但抑郁呈现略微恶化趋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等一线工作者、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家属、被隔离人员、因疫情导致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或失业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人群都需要持续关注。

卢林指出,中国人口众多,也是心理健康高发国家,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抑郁为例,患者人数近1亿,其中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此外,近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冲击心理健康。后疫情时代,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仍需迫切关注。

卢林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

疫情会带来哪些心理影响?民众和政策制定者又该如何应对影响?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卢琳表示:

疫后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研究团队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我们于2020年2月对5万人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公众抑郁、焦虑和失眠的检出率分别为27.9%、31.6%和29.2%,急性应激症状的检出率为24.4%。我们还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疫情爆发12个月后,焦虑和失眠症状呈现明显改善趋势,但抑郁症状呈现略微恶化趋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明显增多。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可能在一两年内得到缓解、减轻,甚至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疫情爆发之初,世卫组织就判断,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会持续10-20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因为疫情,很多人长时间待在家里,在有限的空间里,很容易变得情绪低落,甚至暴躁易怒。其次,公众本身对传染病有恐惧,担心如果不小心感染,会损害身体健康。另外,疫情让很多人对未来感到迷茫,不能上班或者在家办公,可能会给经济和收入带来压力,直接影响生活。新冠病毒本身以及它造成的影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压力事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压力的减小,就会得到缓解,但一些敏感人群的心理问题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疫情期间不同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发生情况会存在差异,需要继续关注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等一线工作者、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家属、隔离人员、受疫情影响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或失去工作岗位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精神心理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曾呼吁紧急开展疫情后的精神康复工作,这项工作两年来取得了良好进展。

针对疫情引发的精神心理问题,早在疫情爆发之初,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就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应急救援和心理疏导措施,设立了600多条心理援助热线,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公立医院。疫情在各地暴发后,各地医院、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组成心理救援队,及时进入疫情严重地区的隔离病房、方舱、隔离点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各地精神卫生专家为疫情下心理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许多建议,也通过不同渠道推广心理调适方法,加强民众心理健康意识,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帮助民众认识情绪、调节情绪,消除民众对疾病的污名化,降低患者的羞耻感,加大心理免疫技能培训和策略干预。

这些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不断提高,很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通过疫情期间国家、媒体、心理专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民众也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也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变得比以前更加轻松。但同时,疫情和防控政策的变化也对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相关政策的制定、公共精神卫生体系的完善等带来挑战。我国精神病学和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起步较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

成都焦虑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焦虑抑郁公立医院_成都治疗抑郁焦虑症哪所医院好

陆琳在工作

民众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个体的心理状态与社会状态息息相关。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帮助的人数急剧增加,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失眠、恐慌、无助、愤怒和内疚等心理状态。当这些心理状态在许多人身上出现或加剧时,可能会对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人经历过求医的艰难和无助时,当他再次求医时,就很容易因小事而发脾气,指责身边的人无能,给自己的求医和康复增添障碍。这是对无助感的心理防御之一,虽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可以暂时缓解人们的无助感。如果类似的例子经常发生,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摩擦和冲突,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在此情况下,我对广大民众如何应对疫情对精神心理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建议:

1、科学防范,注意情绪,接纳自己。面对疫情,人们可能会出现担忧、焦虑,甚至恐慌等心理情绪,这是我们面对危机事件的正常反应,有助于我们对压力源保持高度警惕。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况,不必过度担心,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认识到它们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慢慢消退,这有助于我们放下焦虑,保持稳定的心态。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上真假信息难以辨别,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从官方渠道获取科学可靠的信息,接受客观事实,科学预防疾病。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保持一米距离”等防控措施,树立科学防控疫情的信心。

2. 作息规律,适度运动。有证据表明,免疫力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至关重要。均衡饮食、良好睡眠、适度运动,不仅可以维持人体免疫力,还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三餐定时定量、合理饮食,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室内有氧运动,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的规律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人体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和工作状态。

3、积极倾诉,合理宣泄,自我调节,放松身心。因为疫情的原因,人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减少,加剧了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积极倾诉、合理宣泄,可以防止情绪过度压抑,有助于保持心态平稳。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亲朋好友沟通,互相倾诉,互相支持鼓励。同时,也要学会适当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技巧。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调节。看电影、听音乐、做适当的运动,都有助于平复情绪,用积极的行动让自己走出慌乱。

4、寻求专业帮助。当你的情绪状态持续恶化,或伴有严重失眠、焦虑、抑郁、烦躁等症状,且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有效缓解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专业机构开通了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你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咨询,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线下就诊。

2022年3月,联合国网站发表文章称,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增加了25%

多种因素导致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

中国的精神疾病患病率确实在上升。疫情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精神障碍患病率约为17%,这还不包括睡眠障碍和儿童精神障碍。在新冠疫情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科学简报显示,全球焦虑和抑郁发病率上升了25%。我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因疫情、隔离等应激事件导致的精神心理问题就医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当前中国的精神疾病负担很重,疫情期间很可能进一步加重。

精神疾病的发生受性别、年龄、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如抑郁、焦虑疾病在女性中更常见。精神障碍也与年龄、地域有关,需要更加关注农村、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另外,疫情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会存在差异。

精神疾病患病率的上升是遗传、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近年来常被提及的“内卷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抑郁、焦虑疾病的患病风险。

过去,由于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误解,或对精神疾病存在歧视或污名化,不少人因有病耻感而不愿就医。如今,随着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知识的丰富,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健康,从而更加主动地就医诊断,有助于及早发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我们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与我国庞大的人口相比,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人员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基层、偏远地区,存在看病无处就医、挂号难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也影响到患者及时就医。

目前,国家正积极采取各种策略缓解这些问题,比如开展线上问诊、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智能医疗等。同时,我们的研究发现,针对精神心理问题的线上疗法,如eCBT-i,也能对失眠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诊疗能力。

成都焦虑抑郁公立医院_成都焦虑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治疗抑郁焦虑症哪所医院好

湖南省脑科医院专家为社区一线工作者开展心理干预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值得关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10至19岁12亿青少年中,约有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6至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5%。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耐受力较弱,心理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影响。再加上一些家长、老师心理知识储备不足,没有给予正确引导,反而对其施加压力,进一步加重其处境,引发抑郁,甚至走向极端。

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时,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爱顶嘴、睡眠不足、容易疲劳、不愿意上学、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成绩下降等。此时,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处于叛逆期。有这些问题的孩子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必要时及时就医。

但家长也要注意,抑郁不一定就是抑郁,偶尔情绪低落也是正常现象。当上述症状持续至少两周时,就应该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每次我去门诊,都有很多孩子不能上学,在家呆了半年一年,有的读初中,高中,大学,很可惜,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也很大。不上学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亲子关系,有的和父母分开,有的一直在上网课不想上学,有的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等等。

青少年就医增多,与家长、老师心理素养和医疗意识提升有关,也与学习压力大有关。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患病率也明显上升。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青少年抑郁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青少年网络成瘾也明显增多,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疫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更为突出,由于长时间上网课,青少年无法外出与同龄人交流,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沉迷于游戏、手机等,网络成瘾比例明显上升。长时间待在家里还容易与父母发生矛盾,或被父母严厉管教等,使儿童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发病率明显上升。

即使疫情结束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还会长期存在。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青少年将是5年、10年、20年后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心理健康问题,要及时治疗和干预。

在处理和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家长应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要以为孩子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的。其实,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病,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当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时,不要以为孩子只是无病呻吟,这样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给予关心、支持和陪伴,帮助孩子战胜病魔。

学校不应只注重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负面情绪,懂得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适度、睡眠充足、运动适度、劳逸结合等,这些都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社会也应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新闻媒体应引导全社会包容和理解他们的处境,加大健康科普力度,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改变社会偏见。

2021年学生心理评估问卷中有关自杀的问题受到公众关注

处理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必须极其谨慎

成都焦虑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治疗抑郁焦虑症哪所医院好_成都焦虑抑郁公立医院

对待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我们必须极其谨慎,一切治疗都必须在专业儿童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此前,一些地方曾对中小学生开展抑郁筛查和自杀问卷调查,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和争议。教育系统要这么做,说明它认为儿童青少年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它想筛查孩子是否有抑郁、自残等问题,这可以理解,但这些事情不应该由非专业人士来做。

抑郁、自杀等敏感问题,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比如肿瘤科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告知患者病情,如果直接告诉患者,家属可能接受不了。精神科医生也是一样,医生有程序询问患者是否有自杀想法,即使患者不愿意说,医生也能通过综合问诊做出判断,不会直接问患者是不是不想活了,这是不恰当的。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专业的事情。

但问题是,我们的需求和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力不匹配,人才匮乏。不仅缺乏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也缺乏心理咨询、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儿童精神科服务人员短缺。

国际上推广的做法是,一个十人左右的团队服务一个学校、社区或者几个社区,其中至少有一名精神科医生、三名心理治疗师和五名社工。如果病情严重、需要用药或者有复杂的问题需要处理,可以请教医生。其余情况,医生不需要参与。心理咨询可以解决学校和家庭问题,甚至社工也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比如学生打架、夫妻吵架等。但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体系。

医生可能很难培养,甚至十年也未必有成效。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可能至少需要二十年,但社工可能只需要五年、八年。人才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体制问题,实施起来非常复杂。

对此,我认为,第一,要加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及其治疗效果和社会认可度。第二,要提高全社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推行常态化、标准化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基层精神卫生机构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资源利用效率。第三,要不断完善我国公共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的青少年心理救援队伍和体系,构建相关社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第四,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在全民中的普及力度。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倡导科学理性地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心理健康也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意识到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和传染病一样,也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下面是我对公共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脚踏实地,持续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计划(2019—2022年)》、国家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等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服务举措,扎实服务全民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升。

二是营造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消除精神障碍的污名化。

三是建设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和联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远程会诊,推动形成基层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流、上下协同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基层诊疗能力。

四是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精神卫生人才整体素质,提高精神卫生人才待遇和社会认可度。

五是加强公共心理健康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制定常态化、标准化的精神心理分级救援制度,确保危机发生时快速反应。

以上几点都很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系统设计和人才。但如果你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方面都很重要。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医疗资源没有差别,因为他们的制度是医生短缺的地方医生的工资会更高。如果把农村基层医生的工资提高到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样的水平,基层就不会缺医生了。职业也是一样,20年前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美国麻醉医生很缺,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麻醉科工作。当地政府给麻醉医生涨了工资,明年比今年涨20%,而其他科室可能只涨3%-5%。涨工资了,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麻醉医生,人才培养就到位了。

我们现行制度的设计和管理还在探索中。如果基层医生的待遇得不到保障,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基层医院往往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大医院报考高级职称的医生,要有三个月的基层支援经历,但这是暂时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还需要制度的建设、设计和完善。

同样,我国公共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也还存在不少不足,未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心理健康领域学者专家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公共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