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成都心理咨询|游戏成瘾的青少年画像案例:初二男生从成都到上海后打游戏时间逐渐增加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游戏成瘾的青少年画像案例:初二男生从成都到上海后打游戏时间逐渐增加

时间:2024-08-18 10:14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网络游戏为何具有吸引力?

玩游戏为何会让人上瘾?

什么是“游戏障碍”?

青少年的哪些行为需要进行游戏障碍评估?

如何帮助沉迷游戏的青少年?

12月24日,上海市心理卫生协会、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行业协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线上举行,在“游戏成瘾分级干预临床实践”专题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当前家长、老师关注的青少年,就游戏成瘾话题展开探讨。

沉迷于游戏的青少年的肖像

案件

一名初二男孩的妈妈给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打电话咨询,孩子随她从成都来到上海后,玩游戏的时间逐渐增多,放学后经常翘掉作业,开始玩游戏,经常玩到凌晨,甚至上课时间也忍不住玩游戏;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时间逐渐减少;偶尔会花钱玩游戏;成绩明显下降;而且脾气变得暴躁,家长管教时还会摔东西。

医生与母亲进一步沟通后发现,孩子在成都是班上的班长,来上海读书后,在同学中找不到合适的玩伴,英语成绩也不如以前了,经常邀请原来在成都的同学一起玩游戏,和朋友一起玩游戏。

医生进一步建议,家长要了解孩子玩游戏的动机,是否在友情中感到孤独,还是对学习成绩不被认可的困惑,帮助孩子克服现实困难。

这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钟娜在会上分享的一例游戏成瘾案例。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正式将游戏障碍纳入为新的诊断类别,俗称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

游戏障碍被定义为一种游戏行为模式(“数字游戏”或“视频游戏”),其特征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对游戏的痴迷日益加深,让位于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甚至无论产生什么负面后果,游戏都要继续或升级。

确诊“游戏障碍”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可能会缩短。

对于青少年来说,游戏成瘾可能会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学业成绩等产生负面影响。

钟娜介绍,在今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中,接受调查的5640名12岁至18岁青少年中(平均年龄14.2岁,女孩占49.6%),91.2%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部分人存在游戏过度行为,约有20%的人沉迷于游戏,约有6%的人存在游戏成瘾现象。

沉迷于游戏的青少年的特征表现为:自尊心低;同伴关系和父母关系存在问题;情绪消极;生活事件随机;冲动性高。

游戏行为的四大动机

心理咨询成都价格表_成都心里咨询机构_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

钟娜说,家长总是抱怨孩子游戏过度、熬夜、不肯上课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游戏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填补了什么空白。

“我们分析了玩游戏的动机,游戏成瘾和吸烟、酗酒、吸毒等物质成瘾类似,游戏行为带来愉悦感,激活大脑的奖赏中枢,刺激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避免无聊、痛苦等情绪的出现。”钟娜说。

青少年玩游戏主要有四个动机:

成就感和认可感——需要在群体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现实生活中,这些孩子表现出较低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或带领队友取得游戏的胜利。

社交 - 社交困难

在现实中无法获得友情和朋友。

沉浸式——体验“身临其境”

经常沉迷于世界构建游戏。

回避动机——逃避困难

在现实中遭遇挫折。

游戏为何如此令人上瘾?

根据中国游戏工作委员会《2022年1-6月中国游戏行业报告》统计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约6.66亿,同比下降0.13%,但总体规模保持稳定。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玩游戏的人群占比大幅提升。

游戏为何如此令人着迷?从事游戏运营的苏岩从游戏策划、运营的角度解读游戏。

苏岩认为,游戏的魅力主要在于游戏内容、奖励设计、社交体验、转换成本以及激励机制和用户粘性等方面。

在游戏内容方面,首先是游戏的核心玩法,例如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等。游戏的核心分为对抗、合作、养成,让玩家可以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游戏的剧情、美术风格、活动设计也会影响玩家的粘性。

对于一款游戏来说,让玩家随着游戏的进行获得一定的奖励是刺激玩家感官和情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游戏的奖励设计包括属性奖励、高价值道具奖励、概率奖励、成就奖励、惩罚机制等。

“相比于需要固定时间的属性奖励、高价值道具奖励,概率奖励能够产生游戏中各种随??机性来获得稀有道具,对玩家之前的重复性劳动提供正向反馈,促使他们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长期投入;成就奖励则是玩家在达到某些高难度条件时所获得的头衔、称号、排名等,能够让玩家感受到一种足以炫耀的成就感。”苏岩说。

此外,游戏还能带来一种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用户离开游戏平台时,之前的时间成本可以转移。

拥有多年游戏设计经验的岑伟睿认为,令人上瘾的游戏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心流设计、社交激励、正反馈与负反馈。

成都心里咨询机构_心理咨询成都价格表_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

苏岩和岑炜睿均建议,相关部门应完善游戏监管机制,游戏厂商应开发正能量的游戏,游戏玩家也应放弃电竞幻想,面对现实。

游戏成瘾评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自愿戒毒所)物质依赖科主治医师、学科秘书姜海峰表示,游戏成瘾还有以下几个附加特点:

江海峰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特征,可以参考下面的筛查工具——游戏障碍筛查问卷进行对比,必要时及时就医——

(根据自身近12个月情况作答,18因子分析有行为、现实、情感、认知4个维度,各占1分,总分≥47分即为“游戏障碍”)

因为玩网络游戏,我的爱好发生了改变(例如我以前喜欢运动,但现在我喜欢与互联网相关的活动)

我会向家人或老师撒谎,隐瞒我玩网游的实际时间。

因为玩网络游戏,我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例如线下见朋友、与父母共度时光)比以前减少了(核心因素)

我需要不断打破记录(或者闯关)才能获得我想要的刺激感(或者想成为游戏中的高手或者强者)

我尝试减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但没有效果

即便不在玩网游的时候,脑海里也会浮现出游戏相关的内容

我实际上花在玩网络游戏上的时间比花在与其他人交往上的时间更多(核心因素)

由于经常玩网络游戏,我在学校遇到了麻烦(例如,成绩差,上课无精打采)

我觉得我无法控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核心因素)

玩网络游戏可能会让我失去重要的友谊或家庭关系(例如,由于频繁玩网络游戏而与朋友失去联系或被朋友拒绝,或者由于过度玩网络游戏而与父母发生冲突)

当我在玩网络游戏时有人打扰我时,我会感到恼火,甚至愤怒。

当我没有打破纪录(或没有通过某个关卡)时,我想我下次会成功。

我会因为上网而忽略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例如,我原本计划做作业,但因为玩网络游戏而推迟了)(核心因素)

不能玩网络游戏时我会感到烦躁或不开心

我会计划下次玩的游戏的时间或内容

成都心里咨询机构_心理咨询成都价格表_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

我的家人会向我抱怨,因为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由于我经常玩网络游戏,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已经不再和我联系

不能玩网络游戏时我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游戏障碍或其他合并症

蒋海峰还表示,游戏成瘾往往与物质使用障碍、情绪障碍、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等相关,成为并发症/共病。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蒋文清表示,游戏障碍几乎可以与所有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并存,抑郁、多动症在病理性、互动媒体使用型青少年中更为常见;共病且原有的焦虑??症、睡眠障碍和孤独谱系障碍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人群中也常常很常见。

花更多时间上网的孩子更容易抑郁,社交媒体会让青少年感到孤独,而他们会通过大量使用互联网来弥补这种孤独感。

一些患有 ADHD 的儿童通过使用互动媒体来分散注意力和安抚自己,从而减少了社交和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更容易被游戏吸引;有冲动和多动倾向的儿童更容易被游戏吸引。当被要求停止玩游戏时,他们更有可能以愤怒、哭泣或暴力的方式进行反抗。

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孩子?

家庭环境是促成游戏成瘾的因素之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顾明春表示,否认与忽视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控制(游戏、生活等)、家庭环境中效能感的缺乏、痛苦的现实家庭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沉迷于游戏。

但同时,家庭也是帮助孩子获得治疗的重要资源,家长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家长往往有更强烈的改变意愿和动力,家长自身的改变也能促进家庭和孩子的改变。

顾明春表示,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孩子能有家人陪同来医院,那么康复的可能性更大。

钟娜说,如果家长能绕过敌意,评估孩子面临什么困难、通过玩游戏获得了什么好处,进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再和孩子谈一谈沉迷游戏的负面影响,孩子会更容易开心,往往不会拒绝。

游戏成瘾的学校临床预防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21年9月1日起,各网络游戏企业只能在周五、周日、法定节假日每天20:00至21:00为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疏导问题比堵住问题更重要。长宁区经纬中心医生走进校园开展“青少年游戏成瘾防治小组”活动。项目负责人、精神科医生孙燕说:“苦口婆心的劝说、填鸭式的教育,很容易引发成瘾。青少年有抵触情绪,我们能否尝试从他们的角度,打开游戏和游戏成瘾的大门?”

长宁区把门槛往前推,探索医教结合的“心理咨询师制度”,聘请首批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精神科医生和团队医生作为咨询专家,对接试点学校,为学生、家长、教师等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和个性化心理健康一揽子服务。

构建多方协同服务新机制,优化前端中小学校预防与发展工作,将专业机构与教育系统直连,在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联合开展医务人员、心理教师、社工等多学科服务团队人才开发、人才识别筛选和支持性医疗服务;并在全区试点学校对患有精神障碍的中小学生提供一揽子干预、治疗和康复指导服务。

探索青少年健康游戏“家庭-学校-医疗-社区”三级预防体系,加强专业心理健康机构与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对接市级资源积极提供服务,发挥专业力量,协同医疗、教育力量,减少游戏伤害,预防游戏相关问题,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

题图丨摄影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