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成因及预防策略时间:2024-05-12 10:04 [摘要] 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社会功能,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如何有效实施心理干预,并提出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及预防策略。 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大量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且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 网络成瘾是一种长期或周期性的痴迷,是由于重复使用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互联网的欲望,以及对互联网的心理和身体成瘾。 它带来的快乐会产生依赖性[1]。 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业障碍、人际关系冷漠、生理紊乱,甚至导致盗窃等犯罪行为,必须引起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 (一)个体心理因素 大学生有安全感、尊重感、关注感、自我控制感、自我实现感的心理需求。 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真正成熟,他们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受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好胜心强但懒惰不愿努力,有荣誉感但缺乏自信,有独立精神但缺乏合作意识,有求知欲但缺乏能力。来辨别是非。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寻求其他方式,比如上网来弥补现实中的缺陷[2]。 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网络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了自己的竞争力,缓解了现实生活的挫败感; 虚拟网络社交满足了他们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以及被尊重和关注的需要。 。 因此,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放纵自己,造成网络成瘾。 (二)社会心理因素 目前,我国互联网管理体系不健全,互联网立法尚未完善,互联网管理不严格,这些都为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互联网极具诱惑力。 它的匿名性、便捷性、安全性、自由性和虚拟性很容易吸引青少年,让很多人沉迷其中。 许多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安全上网的指导和教育,计算机和网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这些都与学生上网成瘾有关。 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策略 (1)行为治疗 治疗网络成瘾常用的行为疗法包括:替代疗法、厌恶疗法和强化疗法[3]。 替代疗法可以让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比如做运动、听音乐、做志愿者等更有意义的活动,并用这些健康的活动来替代原来的网瘾行为。 厌恶疗法结合厌恶刺激,使成瘾者对上网行为感到痛苦,从而最终因痛苦而放弃或减少上网。 强化疗法是指当成瘾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减少时,立即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 这是正强化,同时也有负强化,就是当减少上网时间的目标没有达到或者上网时间增加时,我们会给予一定的惩罚。 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结合其他心理干预方法,长期使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是改变网络成瘾者对网络和网络行为的认知,从而改变网络成瘾者的行为。 其次,可以通过自言自语或与他人辩论,让成瘾者认识到长期沉迷网络的危害,如荒废学业、愧对父母等,从而使其下定决心。戒掉网络,增加戒掉网瘾的机会。 动机。 (3)团体心理咨询对于现实生活中缺乏社会支持的网络成瘾大学生来说,采用团体互助的方式治疗网络成瘾非常适合他们[4]。 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组成自愿戒网小组,在专业心理咨询的指导下,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制定适当的目标和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并全程跟踪反馈。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 不仅要重视对成瘾大学生的干预,更要重视对易感人群的预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特别是与性格孤僻、不善于沟通的学生多交流,让他们树立信心,主动适应现实。 (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要多为网瘾易感人群组织课外文化活动,如为退学学生举办网页制作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让他们学会健康使用网络,远离网络。瘾。 (三)落实监管责任,首先,政府应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主动网络产品的研发,消除或减少导致网络成瘾的外部条件。 其次,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制定校园网络、计算机使用规章制度,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通信平台。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注意刚柔相济,配合学校落实教育问题。 这样,社会、学校、家庭就能共同组成长期有效的教育联盟,成功遏制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参考文献:[1]陈霞,黄西廷,白刚。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2] 黄辉,林慕明.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策略[J]. 集美大学学报, 2011, 12(3): 50~55. [3] 张伟玲.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策略浅析[J]. 科技咨询,2011(29):233~234。 [4]胡珊珊,朱毅.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2):69~71。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已资助)的一部分,项目名称: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机制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文号:。 作者简介:张莉(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认知发展。 -全文结束-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