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 >>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关注哀伤疗愈,促进心理健康,探索我国哀伤研究与干预之路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关注哀伤疗愈,促进心理健康,探索我国哀伤研究与干预之路

时间:2024-09-17 10:07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亲人的死亡。失去亲人是痛苦的,大约十分之一的丧亲者会出现病态的哀伤反应,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此外,我国每年有近千人死于亲人死亡,成千上万的人丧亲,哀伤治愈的需求迫切而巨大!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国人民心理健康的深入推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服务和支持体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欧美等国家在悲伤领域百余年探索实践所形成的丰富经验和前期成果相比,我国学界对悲伤的研究与干预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运用科学的心理学对我国丧亲人群进行支持和帮助,是值得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推动我国悲伤研究与干预的普及与深入,北京师范大学高度关注并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于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悲伤研究与干预国际研讨会。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社工及学生出席会议!

悲伤研究与干预:

现状与展望

悲伤和:

和 的

日期: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组织者: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协办单位:

中华心理卫生协会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

会议组织结构

大会主席:王建平

大会副主席:[瑞典]

董事长助理:辛廷祥、石光远、于猛

学术委员会

主席:贾晓明、李占江

副主任委员:唐莉莉、吴新春、李杰

委员:(按姓氏字母排序)

邸淑珍、范福民、甘益群、贾彦斌、刘松、刘素珍、刘天军、刘伟志、刘正奎、卢小雅、雷爱民、李兆旭、李强、李艳、李正云、刘红、吕蓉、孔祥利、秦源、史侃、隋玉杰、孙世锦、王大华、王德林、王东升、王耀、王玉梅、王志军、吴艳霞、琼、徐凯文、徐伟、薛云珍、杨凤池、杨丽、杨秋园、张慧萍、张雨晴、张永超、翟晓梅、赵然、周筱

组织委员会

主席:王军、蔡志勇

副主席:曲志勇、张晓娜、杨智慧

委员:(按姓氏字母排序)

蔡媛、崔艳丽、柴美静、陈景芳、陈腊梅、董振明、何莉、胡波、胡少伦、纪龙、李立波、李万军、林玲、刘新贤[美国]、刘义清、刘云生、梅红光、孙廷然、唐素琴、陶金华、陶艳、王东风、吴京生、夏一红、徐晓、杨平、严有为、张驰、张静、张勇超、张雨迪、赵宏迪、赵志国、朱彩芳、朱亚文、庄哲伟、周逸群

会务组

组长:石光远、唐仁智慧、周宁宁

委员:(按姓氏字母排序)

戴春涛、迪丽热巴、范文超、傅厚植、何其奇、李硕、梁鹏伟、刘晓燕、马景超、谭探语、王晋、王伟、王子异、文军、谢童、许昕、严翔飞、张慧玲、邹欣妍

翻译团队

团队负责人:唐素琴

委员:(按姓氏字母排序)

郭宁、李立波、李硕、石光远、孙军、唐仁智慧、王伟、文军、徐新、杨小涵、尤千春、于猛、周宁宁、邹欣艳

会议日程

报名时间及地点:

2019年10月11日 15:00-19:00 北京师范大学翰林院南门

2019年10月12日 8:00-8:40 北京师范大学静文报告厅

会议日程:

(点击查看大图。如果有任何细微调整,请参考您注册时收到的时间表表格页面。)

主题演讲

贾晓明:清明节——一种悲伤的文化

翟小梅:生命与死亡的伦理问题

Holly G. [美国] (远程):生命的终结:如何应对生命-(生命尽头的家庭作业:如何应对危及生命的疾病)

Amy Yin Man Chow (周彦文) [香港]: (华人社会的丧亲经验与干预)

成都心理干预中心_成都心理干预急救中心_成都哀伤干预心理咨询

[瑞典]:悲伤:世界新诊断(重点关注长期悲伤障碍:国际疾病分类中的新诊断)

J. [美国]:悲伤与失落:失去后的适应(悲伤与失落适应:对阻碍失去后适应的因素的临床评估)

乔菲·埃利斯:对于损失和

王建平:《基于全国调查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总结报告

主讲嘉宾介绍(向上滑动查看)

贾晓明

学术委员会主席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心理咨询的培训与督导、悲伤与哀伤心理咨询、文化与心理咨询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等。在心理诊断、精神病理机制、文化影响因素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和临床经验。

翟小梅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美国黑斯廷斯研究中心研究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执行理事、生命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撰写、译有《死亡的尊严》等书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Holly G. [美国]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主席,老年医学和医学社会学教授,曾在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悲伤学者之一。他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延长哀伤障碍的研究(PGD共识标准)的实地试验,为将PGD纳入ICD-11奠定了基础。他是推动修订DSM-5的核心研究团队负责人,使延长哀伤障碍不再作为抑郁治疗。最广泛的哀伤评估工具的开发者。其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老年患者及照护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临终关怀以及照护者对悲伤的适应等。

尹文周(香港)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赛马会安心计划总监,亚洲首位死亡与生命教育院士,曾获选为国际死亡研究组主席、美国死亡教育及死亡辅导委员会主席、亚太慈善基金会缓和医学协会会员。近年成功领导及发展以现代悲伤理论为基础,针对香港悲伤群体(非一对一)的治疗方法,大大优化了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为现代悲伤介入作出了杰出贡献。

J.[美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复杂悲伤研究中心首席培训师。该中心提供了第一个经过充分验证的系统复杂悲伤治疗方法,对世界现代悲伤干预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多次进行延长性悲伤治疗的培训和研讨会。他曾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在心理治疗和临床实践方面拥有30多年的经验。

[美丽的]

CBT创始人之一,REBT(Real Rebt,Rebt)创始人艾利斯的遗孀,世界著名的REBT专家。澳大利亚注册心理学家,纽约注册心理健康咨询师,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演讲家和作家。长期以来,她和丈夫一直进行与REBT相关的讲座和专业培训,并撰写书籍和进行科学研究。她关于REBT的教学视频被收录在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一系列DVD中。她为APA期刊《心理学评论》撰写过多篇文章,并担任同行评审专家。

[瑞典]

副主席

苏黎世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精神病理学与临床干预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延长哀伤障碍和适应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网络心理健康等。在创伤领域成绩卓著,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组主席(2011-2018);获得德国励志协会特别贡献奖(2017);被德国总统授予联邦功绩十字勋章(2017),该勋章是德国唯一的联邦级勋章。

王建平

椅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博士,临床心理学双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哈佛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理论与实践中心联合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行为治疗(CB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心理社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治疗师,美国认知治疗学会会员、认证CBT治疗师。贝克CBT研究所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10年精神病学临床经验,30余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经验。《基于全国调查数据的中国失独人士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项目主要负责人。

车间

在-

1. [瑞典]:悲伤/PGD 和:来自——和——(悲伤/长期悲伤障碍的咨询和治疗:从创伤和压力相关障碍中吸取的教训)

2. Joffe Ellis [美国]: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在应对生活、失落和悲伤中的应用

3.范福民:走出悲伤之谷:团体辅导在悲伤干预中的应用

4.刘天军:气移技术的操作与应用

5. 秦元:临终关怀诊所的家庭会议

6.王东升:萨提亚模式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悲伤治疗中的运用

7. 刘义庆:与丧亲者合作

8. 孙廷然:艺术治疗在哀伤治愈与丧亲后适应中的应用

9. 夏义红:记住你——悲伤干预的生命故事方法

研讨会专家简介(向上滑动查看)

[瑞典]

副主席

查看大会主旨演讲专家简介。

约菲·艾利斯

查看大会主旨演讲专家简介。

范富民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咨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学家、注册导师。中国科协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完成了科技部支持的危机干预子项目的流程和技术论证。具有15年危机干预和悲伤辅导经验,参与过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天津港爆炸、鲁甸地震等重大灾难后的危机心理干预和悲伤辅导。

刘天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指导老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委员会催眠学组副组长,中国认知行为疗法专业委员会顾问,德国海德堡大学、图宾根大学、科隆大学心理学高级访问学者,全国气功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袁勤

北京海淀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肿瘤学硕士,从事肿瘤临床及血液科工作33年,曾在台湾、香港及英国圣约翰斯医院学习临终关怀理念与技能,担任肿瘤科病房负责人,带领多学科团队为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提供涵盖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层面的整体护理。现为中华老年医疗健康研究会安宁疗护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康复与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疾病防治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网络(APHN)会员、欧洲安宁疗护协会(EAPC)会员及国际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协会(IAHPC)会员。担任临床研究生及本科生安宁疗护课程悲伤护理部分讲师;参与编写全国医学研究生教材《老年医学》(第三版),并负责悲伤护理部分。

王东升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专职心理学教师、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及专业注册体系注册心理师,太平洋萨提亚学会(临床心理治疗分会)会员,萨提亚模式认证应用心理咨询、认证培训师和认证督导师。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如何运用萨提亚模式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关爱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心理学方法呈现出来并落实到当今的日常生活中。

刘益庆

大学心理中心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临终关怀志愿者。我从2011年父亲患病开始接触死亡,在陪父亲看病、临终、离世的过程中,我对死亡的态度从恐惧、抗拒、挣扎,慢慢变成了……父亲离世后,我继续在死亡领域探索:专注安宁疗护与生前遗嘱,签署生前遗嘱协议;成为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陪伴老人、病人、临终者;与拥有亲人的普通人一起工作,陪伴他们度过悲伤;为经历过危机事件的群体提供悲伤辅导;与大学生、小学生分享死亡,让他们有机会谈论死亡、理解死亡;与心理学家一起探讨死亡,帮助他们更理解死亡。更好地服务经历过丧失的案主;与临终关怀志愿者、殡葬从业者分享死亡,通过死亡理解生命。我探索得越多,就越相信死亡是一种礼物,提醒我们要活得更充实,要爱得更充实。

成都哀伤干预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干预急救中心_成都心理干预中心

孙廷然

美国艺术治疗硕士,自由职业,兼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管,清华大学兼职团体咨询师,3000-4000小时临床经验。在艺术治疗研究生课程中,课程内容包括如何用艺术治疗来治疗悲伤的儿童、成年人,参加过2013年康涅狄格州艺术治疗协会的悲伤主题工作坊;毕业后,在艺术治疗师的指导下,2014年至2016年在For Life工作期间,我用艺术治疗来帮助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以及家人患病的父母,与来自过世或离异家庭的孩子一起工作。

夏义红

香港注册社工、认知障碍症照顾策划师、叙事治疗从业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社会科学)、香港科技大学人类学硕士(哲学)、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致力于将个人生命故事转化为心灵疗愈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曾担任安老社工及生命故事计划,现为家庭服务社工,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团体及活动等全方位的个案服务。

会前/会后研讨会

事前与事后

(点击表格可查看大图)

会前/会后研讨会专家简介(向上滑动查看)

陆小娅

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指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师从香港中文大学林梦萍教授,接受过系统心理咨询培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年关注衰老与死亡问题,参与生前遗嘱推广、养老院及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等工作,担任北京生前遗嘱促进会理事。2012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生死全程意象》,并组织高校教师进行生死教育活动。2014年开始独自环游世界,撰写并出版人文游记,开发《自导式旅行与自我成长》课程。

J.[美国]

尹文周(香港)

查看大会主旨演讲专家简介。

(点击此处查看会前/会后研讨会详情)

晚间沙龙

沙龙

活动主题:如何运用科学心理学支持和帮助丧亲者及悲伤治愈系列新书发布

主持人:王建平 何莉

嘉宾:贾晓明、李占江、杨凤池

特邀嘉宾:刘欣娴、刘红

活动时间:2019年10月12日 19:00-21: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翰林院太和殿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专家及特邀嘉宾介绍(向上滑动查看)

王建平

椅子

查看大会主旨演讲专家简介。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全国心理卫生学科带头人,科普传播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嘉宾主持人,2014年荣获“全国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突出贡献奖。

贾晓明

学术委员会主席

查看大会主旨演讲专家简介。

李占江

学术委员会主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副院长、临床心理科主任,北京市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研究协作组委员、组长。

刘红

亚军,学者。现为维也纳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生。著有《1980年代:中国经济学家的光荣与梦想》。自2004年起关注疾病与死亡问题。2006年,其独生子尤某去世后,参与癌症患者及家属心灵关怀。2016年发起公益讲座《人生十二堂课》,并编辑同名演讲集,2017年出版。

刘欣娴(美国)

注册悲伤咨询师(GC-C)、注册会计师(CPA),多年担任(联邦政府承包商)首席财务官、总经理。著有《选择与判断》,通过学习考试成为美国注册悲伤咨询师,悲伤研究者,悲伤研究书籍作者及系列文章撰写者,悲伤研究主题网站《悲伤治愈之家》中文版及其手机版主要发起人和发起人。特殊家庭悲伤治愈科普教育志愿者、报刊悲伤科普系列文章作者。我国悲伤治愈系列丛书主要策划人、作者、译者之一。

专题论坛

论坛

主题:专题论坛 - 悲伤疗愈、走出低谷

时间:13日13:00-14:30(90分钟)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翰林院3号报告厅

主持人:王建平、周宁宁

客座讲座:

刘欣娴[美]:在怀念中延伸爱的边界

刘虹:悲伤的转化:从外部笼罩到内部凝聚

成都哀伤干预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干预急救中心_成都心理干预中心

颁奖典礼: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全国调查数据的我国失独家庭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

优秀合作个人、优秀合作单位

专题论坛

1. 文化、习俗和悲伤

主持人:贾晓明

参加人员:贾晓明、董振明、刘天军、张雨迪

2. 灾后心理创伤与成长

主持人:周晓

参加人员:周晓、田雨馨、王文超、刘爱依、齐俊俊、杨希玛

3. 自愈互助之光:丧独老人哀伤支援服务

主持:廖飘(张静)

参加者:廖飘(张静)、舍得(李明龙)、时尚(井雪梅)、青山不老(冯丽珠)、白水鱼香(马全香)、艾米(高爱华)

4. 葬礼文化与悲伤缓解

主持人:王志军

参加人员:王志军、雷爱民、赵志国、刘云生、吴京生、庄哲伟

5. 姑息治疗临床实践中的悲伤护理

主持人:张慧萍

参加人员:张慧萍、秦原、王洋、隋玉杰、欧晓红、王建南

6.儿童心理创伤的发现与干预

主持人:曲志勇

参加人员:曲志勇、刘正奎、张雨晴、周晓、袁琳、李佳、李吉娜、王薇薇

7. 悲伤反应及影响因素

主持人:刘伟志

参加人员:刘伟志、李正云、文军、孙宜华、苗晓宇、尹若月

8. 悲伤干预和悲伤咨询

主持人:杨莉

参加者:杨莉、杨颖、杨秋媛、吴艳霞、唐仁智慧、韩一和

9. 生命尊严和临终关怀

主持人:王德林

参加人员:王德林、邸淑珍、王玉梅、张永超、王继超、谢琼

10.特殊老年群体心理关怀社区服务研究与实践

主持人:王大华

参加人员:王大华、刘松、梅红光、杨平、陈腊梅、曹顺芳、周宁宁

11. 中国传统文化和丧葬仪式对治愈丧亲者悲痛的意义

主持人:胡波

参加人员:胡波、张耀南、李兆旭、朱彩芳、苏健、石光远

12. 造成创伤和损失的个人和人际因素

主持人:徐炜

参加者:徐伟、唐素琴、刘晓燕、戴浩然、胡静文、温雪

13. 养老与心灵关怀

主持人:闫有为

参加人员:严有为、薛云珍、董如新、马婷、毛瑞书、张健、张振芳

14. 创伤/悲伤经历及干预

主持人:许福珍

参加人员:徐福珍、苏琪、吴凤达、周耀光、孙露娜、张楚曦、邹欣艳

会议注册

会议报名现已结束

如对现场付款及相关事宜有任何疑问

请联系:

或手动搜索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