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 >>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解析当代社会普遍抑郁现象:认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详细内容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解析当代社会普遍抑郁现象:认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

时间:2024-06-25 10:16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我是 emo” 是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关于抑郁、悲伤、无意义的帖子总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仿佛抑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情绪。当一位总是以积极阳光形象示人的明星最近因抑郁选择结束生命时,不禁让人感叹,如今世界上还有幸福的人吗?

“抑郁”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抑郁到底是什么,对大众来说仍然是一个谜。我们不明白情绪低落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也对这种疾病的表现感到困惑:为什么我们不能积极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坚强?为什么一个人会如此不快乐?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抑郁和抑郁?抑郁在今天是否很普遍?哪些社会和文化原因使人们更容易患上情绪疾病?如果不快乐在今天很普遍,那么这个人还能找到快乐吗?我们该如何找到出路?

带着这些问题,丹度编辑罗丹妮对经常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崔青龙进行了采访。完整访谈收录在《丹度33:多谈问题》,今天丹度分享一部分。

沉没的时代,

我们如何才能保持乐观?(节选)

采访及撰文:罗丹妮

是否出现了普遍性的抑郁?

大家都病了吗?

罗:请允许我开门见山地问第一个问题。您觉得现在精神抑郁普遍存在吗?这是真正的问题吗?我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家人、同事说自己患有抑郁……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是因为人们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能够被“认定”为抑郁的人数越来越多?

崔:我觉得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如你所说,人们开始关注抑郁并有了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对抑郁有了“认同感”。都是存在的。我们先不说别的,就把抑郁换成一种情绪,比如低落、沮丧、无意义、无价值、无望、热情下降、动力不足……这是现在很多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抑郁发生的现实环境,真正的抑郁也会在这个基础上以更高的比例和概率出现。

罗:我完全同意你刚才说的。我们有一种普遍的抑郁,或者说是一种心态。不只是青年人、中年人,青少年也日益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我的一个朋友是安定医院的医生,他告诉我,这几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到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而且病人的年龄越来越小。从你个人的经历来看,你直观感觉到抑郁的数量明显增加了吗?

成都抑郁症咨询_成都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抑郁症心理咨询机构

崔:其实我在工作中的直接感受没有那么明显,因为首先我能接触到的人还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客户都是来长期咨询的,轮换频率不高,所以不足以描述这样一个整体的趋势。我最明显的感受是,上了微博之后,我在公众平台上面对了更多的人,读到了他们的评论和反馈,这是一个大数据级别的反馈,我能从这些人的言辞状态中感受到情绪。当你写到躺着、悲伤、无意义、生命力低、心理效应低等话题的时候,很多人的共鸣非常强烈,你能感觉到他们非常认同这些言辞,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些。

罗老师想请您从专业的角度帮我们明确一点,抑郁作为一种疾病,和我们刚才说的抑郁情绪到底有什么区别?

崔大使:你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讲的抑郁,其实是抑郁的温床,或者说是抑郁症的前期。我们可以说很多人都得了抑郁,比如说之前有100个人情绪抑郁,最后有10个人抑郁了,现在有1000个人情绪抑郁,最后有100个人抑郁,就是这么一个关系。情绪和症状有什么区别?情绪是你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人有自主的情绪调节功能,就好比你今天生了一天的闷气,过几个小时或者一天,气就没了。情绪的孕育和消散有一个自然的时间周期,当情绪没有在合理的时间内结束,有发展成更严重的身心障碍的趋势时,就是有症状的。有症状的就相当于更严重、更紊乱的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心理诊断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病程,也就是典型症状的持续时间。比如抑郁的诊断一般是两周,如果超过两周症状还不能缓解或消退,那么就可以初步诊断,严重程度可以判断为轻度、中度或重度。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中有九个评估维度,如果实际情况符合其中五个方面或以上,并且持续两周以上,就可以初步诊断为抑郁。

电影“面具”

我们的心理需求增加了吗?

罗:刚才讲的是通过外部观察形成的一个基本判断。接下来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现象背后的原因。我先从外行人的一些“偏见”谈起。比如我们认为抑郁患者越来越多,或者这种情绪表达越来越普遍。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现在的心理需求更多了?情绪变得更加敏感,自我认知增强,认为个人感受需要被尊重。情感各方面的需求也变得更多了,所以人们普遍存在一种不满足感,经常感到被孤立、被误解。人们对这些心理需求的表达和认知本身是否也受到外部环境很大的影响?比如社会潮流、社交媒体的影响和塑造?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人会说我们的父母或者老人可能没有那么多心理需求,是现代人“想太多”了。我对这个观点表示怀疑。我觉得我们的父母和老人心里其实有这些感受和需求,只是可能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而这几年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在心理健康科普层面提供了一些资源,当我们在情感上、心理上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出来,这就是区别吗?或者这也是一个伪问题?

崔:我还是觉得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首先是环境的变化,我觉得以前人们身边的心理资源比较多,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完善。就拿我自己的观察来说,前几年如果我心情不好,身边的人很多,总能找到人一起以各种形式,一起创造一个活动、一个事件,无论是娱乐还是分享,去传递感受,或者全身心投入到一件更有回馈的事情中去。但现在我觉得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明显下降了。首先要找到这样的人并不容易,大家彼此之间距离很远,无论是空间还是其他方面,大家都很忙,也有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时打扰到别人。现在好像顾虑很多,大家都要把顾虑放在心里比较深的地方。

电影《镜中奇缘》

罗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似乎大家的界限感都变得很敏感了。这背后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崔大使:我觉得,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某些观念或意识的变化时,一定是有背景的。一个人的内在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他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出外在的变化。也就是说,当人们彼此之间倾向于有更强的界限感时,这首先体现了人们潜意识中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而这种情绪又会通过整个社会传递出去。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么想。这个社会更加强调竞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以前比较友好、亲近、黏性强的关系,变成了需要警惕、需要竞争的关系。所以你看现在很多人觉得要互相防备,或者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互相打扰。你对人的期待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你没有想过这些事情,你去别人家,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在做什么,你只要敲门就行了。但现在好像对方会介意,你也可能介意对方同样的行为。这是关系层面的环境变化。一方面大家好像都缺了点什么,但另一方面又会继续以这种方式守护这种缺失的状态。所以我想说,这其实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个人根本无法掌控这种变化。自我意识的变化,必然体现了社会潜在的不安全感。 一个人需要用更强的边界优先级来保护自己的担忧、恐惧、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代价是人与人之间多一层隔阂,让人产生难以亲近的感觉。

成都抑郁症咨询_成都抑郁心理咨询_成都抑郁症心理咨询机构

电影《青梅竹马》

另一方面,你刚才说老一辈没有语言,没有词汇,我觉得还不止这些,他们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呢?我有时候在一些老年人的微信群里,感觉他们可能融入不了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分享一些东西,比如分享一篇可能已经被辟谣、完全不科学的健康文章,或者一条防诈骗的信息。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在努力参与、分享、关注这个时代,但是好像做不到。我觉得他们的地位有点孤单寂寞,因为子女不在身边,邻居、亲戚之间的交流频率也减少了不少。我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可能在家里也会翻看手机,看一些自己关注的内容,但是没有办法去分享自己的情感、想法,只能变成一个链接,一个转发,但是转发之后没有任何回应,其实这是一个很孤单的场景。 我可以想象,但以前他们身边可能有孩子,家人之间的距离也没有那么远,会聚在一起打麻将,或者和亲戚们交流,我能感觉到他们比以前更孤独,更压抑,而且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您觉得我们是不是太重视情感了?现在各种媒体、平台都强调情感的价值,有关注、回应热点的因素,也有赚取流量的现实考虑。您怎么看待现在人们的情感诉求?

崔:首先我觉得重视情绪永远不是坏事,因为中国人其实不太重视感情。我们对心平气静、淡泊名利等心理状态有一种文化理想化,对情绪动荡的自我状态有一种隐性的鄙视。但从近年来媒体关注的焦点、民众热议的话题来看,大部分都与情绪有关,说明人们内心还是很在乎情绪的。但我觉得大家在情绪方面普遍比较不敏感、比较麻木。

电影《唯有爱才能让我活下去》

我尝试站在媒体人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内容人们会关注?首先一定是跟人们内心相关的内容,是人们关心的、能打动人们情感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引起很大一部分人的共鸣。媒体可能就是在这样生产内容。

为什么说很多人在某些方面是麻木不仁、不敏感的呢?因为除了大众眼中热议、关注的事件之外,似乎人们基本不关心其他的事情。只有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具体事情,才能勾起这些情绪。就像社会上发生某件事,大家都跑过去围观,好像这件事和自己有关,和自己的一些情绪有关,能产生共鸣,甚至同仇敌忾。但另一些时候,我们对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视而不见,甚至对同辈产生深深的疏离感和警惕感。就像一群人走在路上,大家都隔着两米远,好像什么都不在乎,突然前面有三五个人在争吵打架,大家赶紧围上去,情绪也特别投入,但很快事态平息,人们马上散去,回到各自的面具、面无表情的状态。

总之,我觉得我们并没有太重视情绪。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表达情绪,如何才能把我们真实的诉求说出来。现实中,人的情绪很多时候是隐性的。一旦有了分享的渠道,或者这些情绪能够聚集的地方,比如某篇热门文章的评论区、某条微博、某个热搜,那一刻大家就愿意去分享,迅速地把自己的情绪集中地释放出来让很多人看到。但当你回到现实生活中,你就感受不到这些情绪了,觉得网络和现实是两个世界。

电影 小丑

当精神层面集体缺氧时,

一个人如何才能重新发现幸福?

成都抑郁症咨询_成都抑郁症心理咨询机构_成都抑郁心理咨询

罗老师,能否根据您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对目前我们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做一个总体概括?我观察身边的中青年人,每个人似乎都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情绪总是被各种力量所搅动。比如,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大家都趋向保守、消极,更注重个体、更注重当下,不做中长期规划,选择“躺着”;同时,活在当下的虚无感、孤独感正在侵蚀我们的情感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迷茫、无力。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深受亲密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因而惧怕、怯懦于家庭和婚姻;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其缺乏完整感,渴望被他人、集体所认可、接纳,需要意义感、价值感。

崔: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总结起来并不容易。我觉得人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必须掌握一些东西,知道一些东西,才能相对无风险地生活。这说明环境迫使一个人拥有超越年龄的更强的心理韧性和智慧。如果环境是友好的,很多人就不需要去寻求答案和指引,就像道家说的,可以依靠一种天真无邪的本性,避免伤害环境。比如我们小时候,不懂太多东西,但是很快乐,环境让我们健康成长。现在我觉得游戏突然变得很难了,没有策略就过不了关,要按照策略一步步去应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危险,化险为夷。以前我们呼吸氧气,却完全感觉不到氧气的存在。 现在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突然就消失了,突然感觉窒息、缺氧。所以我还是想把这个问题跟环境联系起来。如果要概括的话,我觉得是精神层面的集体缺氧。

电影《薄荷糖》

罗,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在这个沉沦的时代,我们是否还应该努力保持乐观?

崔:我觉得人总是有出路的。我觉得现在的危机可以这样解释:体制原有的评价标准已经和大多数人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脱节很大。也就是说,如果以前60分是及格线,现在这个及格线被提高到80分,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教育、工作、奋斗下是无法达到80分的。如果我们把80分看作一个人可以安安稳稳地工作、可以结婚生子,还有余力去体验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幸福的状态,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没有余力,即使你达到了这样的生活水平,你也会情感否定它。因为追求这样的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幸福快乐,以前在大众的语境中,这是一个人对生活的非常简单的期待。当追求这样的生活所付出的代价会透支一个人的实际活力时,就会激发一个人的厌恶动机。 这时人们就会对家庭、婚姻、奋斗等产生厌倦,并将其视为自身幸福的对立面。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们就会被动地脱离原有的主流价值体系。这并不是说年轻人不够努力,或者不能吃苦,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被动适应。也就是说,脱离那个价值体系,可以保证基本的心理健康。其实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阶段。这或许是人类文明必须经历的一个困境。也许过去人类过于乐观、过于理想化,认为社会能够、必须不断向前发展。现实是,世界是复杂的,里面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变量,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在这个宏观体系的自我调节中,它的一个尺度可能是一代人的青年,甚至可能是某一类人的整个时代。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存认知必须随着体系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活在与体系格格不入的方式里。 我们需要把自己从大多数人定义的统一的生存期待中解放出来,完成自己对自身生存意义的重新评估,也就是我之前说的——我们需要对自己有额外的认识和智慧,才能更好地安顿在这个时代。当然,很多年轻人已经这样做了,他们开始“活在当下”、“善待自己、随心所欲地花钱”。但新的问题来了,虽然说出来、做出来,看似轻松,其实缺少了严肃和希望。我想说,或许走另一条路,我们还可以有目标、有抱负。

电影《超越者》

这时候我觉得人需要一些更本质的思考。首先你要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不觉得主流价值观提供的目标才是活着的真正理由。我看到很多进入那个框架的人,过得不是那么幸福,不是那么快乐,还存在很多问题。其实摆脱那种生活的成本特别高,大家其实都在互相看齐,互相理想化、美化。由此产生的认知谬误、幻想和盲目性,会让他们觉得,不把生活安排在那个框架里,就好像没有去到应该去的地方,满怀遗憾和后悔。我还是相信,人随时都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重要的不只是我们要做什么,还有我们想要为自己做点什么的心理冲??动。这也是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心理状态。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愿意做事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生存体验成一种可以控制、可以改变的东西。 这种心理感受很重要。

在现在的生活状态下,你能追求什么,什么让你生活得快乐,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我觉得这些比考公务员,比每天准时打卡上班更重要。我的意思是你还是可以考公务员的,但是不能抱着那种心态去考。重要的是你必须要经过一个更根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哪怕你经过这个反思之后,觉得考公务员更好,那也没关系,因为那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我觉得选择者的身份特别重要。不是被逼的,而是你自己以后的选择要考虑清楚。

罗先生,我想再问一下,除了外界力量(比如心理咨询)的引导和帮助外,一个人还能自己做些什么来寻找不同的道路,找到幸福?

崔:我觉得人要有自己的基本功,这个很重要。比如我现在问很多人,你以后有什么目标、理想吗?他们都说没有。我一直都有,甚至知道我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目标。目标总是有的,你不一定能达到,但你一直在路上,在过程中你感到满足,所以我觉得在一个新的价值体系里找到一个新的目标去追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目标一定要比较具体,一定要跟你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有关。你可以学某项技能,也可以读完某位作者的一本书。不管怎样,它首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你要投入时间去完成它。完成之后,你会有成就感,你会成长,成长之后,你就可以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但只要你完成了眼前的目标,到达了更高的平台,你就能看到新的东西。 那一刻,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以前写过,人们在不同时期喜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也许你从来没看过某个作者的书,从来没看过某个类型的电影,甚至从来没玩过游戏,但在某个时刻,你突然发现、感受到了,一下子就融入进去了,原来有这么多的欢乐。人是很奇特、很有活力的。要感受一样东西,必须先获得它的前提条件,需要先了解它,或者有一些感悟,或者恰好处于跟它匹配的状态,你才能够跟它建立起这种联系,愿意为它付出时间。在这之前,我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里,就像是一张星空网络,走到这个地方,你发现你还可以走到下一个节点。你总能看到前方,不但可以走过去,还想走过去。这样的状态,首先可以打消很多人的迷茫。换句话说,我们要有成长的目标和方向。 不是轻浮的点,而是用它来构建一个你愿意活在其中的体系。这也是我曾经提到的心理张力的来源。我们要体验自己定义的价值体系不断积累、丰富、进步、变化的感觉。只要这种体验能贯穿我们的生活,无论你做什么,你都会体验到活着的感觉,想要好好活下去的感觉,超越生命不可避免的苦难。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