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正规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中国一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时间:2024-05-29 10:09 聆听旅程 坚持党的领导、科学系统管理,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是医院的办院理念。作为担负全市精神卫生防治任务的医院,我们正一步步落实这一目标:编织密布的“预防-治疗-康复”精神卫生网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全面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有效管理,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专业精神卫生机构。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李毅 铿锵有力的线条·速读 一个系统 探索贯通上下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格化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医生、心理专科医生、社工等力量,构建横向延伸、纵向延伸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一个团队 全市执业(助理)精神科医生增至660人,增长27.65%,其中三分之二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评估 以临床转归、疾病控制、回归社会等为综合评估,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一级服务 牵头组建湖北省武汉市首支跨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小组,成功应对多起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 先锋榜单和领先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公立医院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医院文化医院”; 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专业党建联盟和湖北省精神卫生专业联盟,共同筑牢精神卫生坚实防线。 2022年,“心连心”心理援助热线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20年中国医院科技价值排名(STEM)中心精神病学排名第16位。 心理康复大楼效果图。 不仅对精神疾病进行治疗,还为广大民众提供心理咨询支持,使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更加完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放大医疗优势效应,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横向纵向覆盖各方面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力度,提高公民心理健康素养。同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队伍随时待命应对突发事件,专业科室不断优化,多方式为人民服务。 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建设 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专业党建联盟 党建凝聚力量,发起联盟倡议。2020年12月18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提出倡议,北京、深圳、武汉、西安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专业党建联盟,旨在发挥全国精神卫生专业协同力量,共同筑牢精神卫生防线。 2022年7月1日,在全国精神卫生专业党建联盟成立的基础上,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成立省精神卫生专业党建联盟、湖北省精神卫生专业联盟,全省16个地市、40个单位加入联盟。 联盟间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互动融合、共同共赢,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在全省举办心理健康培训班4期,联合发力20余场,接收学员35人次;与黄冈市退伍军人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并设立牌匾。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坚持“人才兴院、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遴选首批50名中青年后备人才候选人,实施人才“托举”工程,建立领军人才“导师制”,试行合作导师制、科研助手制,推行轮岗培养、素质拓展、书漂等培养举措,助力人才加速成长。 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出台“一对一谈”支持政策,对急需紧缺和优秀人才进行量身定制、定向引进,近五年引进博士16人、硕士58人。成立精神卫生与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为人才开展创新科技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近五年,获评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1人、湖北省公共卫生杰出青年人才1人、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武汉英才”杰出青年人才6人、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4人。 建立各级防控体系 推动全市心理健康防治行动 2022年7月,省精神卫生专业党建联盟暨湖北省精神卫生专业联盟成立大会召开,湖北省共有16个市州、40个精神卫生专业单位参加会议。 目前,武汉市已基本建立以市精神卫生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骨干的三级精神障碍防治网络体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服务主要由武汉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2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精神科医生、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临床护士等组成的团队承担。 五年来,全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由33所增加到38所,全市执业(助理)精神科医生由517人增加到660人,注册护士由1233人增加到1697人,精神科床位由4107张增加到6373张,我市人均精神卫生资源占有量已达到我国东部地区水平。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制定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写防治指南、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推动武汉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开展武汉市精神卫生促进行动主要指标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武汉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育、抚养情况调查,建立精神卫生医防协同机制,提升精神卫生防治管理质量。 这一创新设计的“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相关管理经验已在国内外多个专题会议上分享,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宁波等40多个城市来到武汉交流推广,影响深远。 推动纾困减税政策出台 建设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武汉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实践经验在第九次全国精神病医院管理论坛上分享。 通过举办武汉市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精神卫生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班,提升了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通过举办武汉市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技术人员精神障碍??康复培训班,提升了精神障碍康复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五年来,全市在册重度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率由80.92%提高到93.02%,定期用药率由52.12%提高到81.99%,均高于国家要求。 推动出台《关于低收入家庭精神残疾人药物补助办法的通知》(武汉残联发〔2012〕56号)、《关于印发武汉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的通知》(武汉民政发〔2017〕4号)、《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大(慢)病门诊治疗有关政策的通知》(武汉人社发〔2017〕46号)等围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治疗、康复等问题的各项救治救助政策,确保患者享受到应有的救治救助政策,防止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全市已建立以市级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主体,区级以江夏、新洲、黄陂、蔡甸区精神卫生中心为主体,街道(乡镇)级以“阳光小站”、阳光之家、养老院为主体,社区(村)干部、社区精神卫生医生为康复指导主体,家庭为监护人开展康复活动主体的五级康复服务网络。 武汉市目前有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阳光驿站)50余家(民政、卫生、残联),2022年省、市民政部门共投入390万元,全市14个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网络覆盖全市30%以上街道,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居家患者达12285人。 “三个专业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三个专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020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们统筹资源,围绕“建立机制、构筑网络、提升能力、强化服务”,有序有效推进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一个组、一个办公室、一个专项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政法、卫生、教育等17个市级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组下设办公室,以专项小组形式推进工作,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打造武汉市强大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立心理服务行业管理机制、医教结合、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教育……“三专”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被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等作为典型经验案例在全国推广。 ● 规范心理服务行业管理。成立全国首个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副省级城市行业协会——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共有会员单位85家。制定了心理服务机构心理咨询质量评估实施细则、心理服务行业自律公约、公益心理服务活动管理办法等,促进行业组织规范发展。 ●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心理援助热线建设。牵头组建湖北省首支跨部门的武汉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队。继续开通24小时“心连心”心理援助热线。 ● 探索“家庭-学校-医院-社会”四方联动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医教结合,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覆盖学生、家长、教师20余万名。 ●湖北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成立,覆盖湖北省16个市州52家医疗机构,联盟“公益行”足迹已遍及宜昌、襄阳、荆州、鄂州等市州,通过各类精神卫生培训、知名专家会诊、联合查房等形式,实施优质资源转移和人才扶持,提升基层专业实力。 精细化专业建设 全面提升心理与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完善精神卫生防治网络体系。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专科建设富有特色,以群众需求为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的出发点,近十年来新增设了一批专科医院。 心理抑郁病房成立于2010年2月,是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重点专科,国家抑郁规范化诊疗基地。科室承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学工作,并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临床教学工作。 心理创伤病房是国内唯一以开放式住院心理治疗为特色的心理病房,为患者提供集临床医学、精细护理、心理治疗、社会工作等为一体的一体化临床治疗方法。 医院还设有专门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病房和武汉市较早开展自闭症综合评估、诊断和康复训练的儿童康复科。 睡眠障碍病房是华中地区首家以收治各类急慢性失眠患者为主的综合治疗中心,也是全国首家开创睡眠障碍门诊与病房相结合的开放式诊疗模式的医院。 该戒毒病区是全国最早开展新型毒品戒毒治疗业务的机构之一,也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成瘾行为治疗与研究机构、湖北省首家新型毒品治疗病区。 此外还设有心身医学病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I期病房、心理咨询治疗中心、老年心身病房、精神重症监护病房、中西医结合病房、康复治疗部等多个专科病房,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 (文/毛茵、邓胜强、陈实)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