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8-7318       19113215764

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情感心理咨询 >> 成都情感心理咨询|从 Ayawawa 到 PUA:揭开情感理论背后的真相
详细内容

成都情感心理咨询|从 Ayawawa 到 PUA:揭开情感理论背后的真相

时间:2024-06-22 10:24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在近期引发热议的网络短视频节目《隐形人》中,主持人姜思达与的那段对话,虽然只有十几分钟,但却是我见过的情感理论与说辞最精彩的一次展现。这位被批判、嘲讽许久的女明星,为何还能如此受欢迎?她的粉丝们,真的都被洗脑了吗?要理解这一现象,不得不提到她与PUA情感理论的前世今生,更重要的是国内婚姻情感咨询市场与性别教育问题长期以来的混乱与缺位。

1. PUA 的前世今生

我第一次听说PUA(Pick-Up,国内简称Pick-Up)是在2008年。当时国内早期PUA最大的基地是豆瓣的“岱山学”等群和后来火爆的Pick-Up网站,有天涯论坛的“勇世小狗”(现知乎的“流年”),也有后来成为PUA大佬的“冷爱”。这些地方聚集了一大批刚看完《谜男方法》、《泡妞高手》等PUA经典著作、充满新鲜感的宅男,导师们教他们如何克服害羞,勇敢迈出第一步,还在论坛上组织线下活动,上街搭讪女生,会员们也积极留言汇报成绩,拿到手机号就算成功,算入分数。

第一次记得她是在2007年左右,当时她已经是“猫扑女神”,人设性感,自我介绍是平面模特,卖点之一是智商145,是门萨会员,门萨是只有高智商才能加入的国际俱乐部。她精力充沛,自信满满,还建议节目中另一位女嘉宾也去考门萨。当时门萨在中国还很新,后来才爆出负面新闻。当时电视节目的宣传语是“比我漂亮的不如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不如我漂亮”。

有趣的巧合是,那两年刚好有一本很火的小说,书名就叫《门萨的妓女》。高智商应召女郎不仅靠肉体招揽顾客,更靠灵魂和情感的附加值;通过收取智商税,她们可以充分满足与你匹配的精神需求:从普鲁斯特到人类学,她们可以和男顾客聊聊。100元,你可以聊聊《白鲸记》,也可以买下她借给你的唱片,和你吃顿饭,然后焦虑症发作;300元,全套服务,包括在美术馆与你不期而遇,和你聊她的论文和弗洛伊德,以及为你争吵、心碎、假装自杀。总之,你和她的爱情故事,没有一样是不能贴上价签的。

2009年,网红遇上PUA,一个连伍迪艾伦都写不出来的黑色幽默。泡雪网的资深成员热衷于讨论《爱的艺术》如何向女性介绍PUA:“她是个美人,值得你轻而易举地征服她。”没想到自己竟然被称作“女版PUA”,最终与泡雪网版主“冷爱”转型,联手开办了情感咨询公司“华真”;而当时其他PUA大佬们大多只是昙花一现。在“泡雪”名声败坏后,她们逐渐没那么活跃,最终淡出江湖。

PUA论坛上有一些关于PUA理论早期破解的介绍。

严格意义上来说,泡妞术或者搭讪术从来就不是一门系统严谨的学科,而是各种经验、伪科学、偏见、吹牛、半吊子性学心理学知识的大杂烩。但在当时,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男性网民两性交往和社交困难的需求。在随后的几年里,泡妞术逐渐变得臭名昭著,沦为“如何又快又好又便宜地追女人”。早期搭讪女生要电话号码或许算正常,但到了后来,就发展成“推倒”(发生性关系)成功后就算入分数。色情和诈骗的倾向在后来越来越明显,花钱请一些女性当“保姆”,在学生面前假装搂搂抱抱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有教官用录像记录下从勾引到“推倒”陌生女性的全过程,作为课堂示范,有些人已经踩在违法的边缘。

PUA在国外风靡的同时,也饱受诟病。热播的美剧《犯罪心理》甚至以PUA创始人“Myman”(左上)为原型,拍摄了一集,该角色在剧中训练连环杀手。右上图和下图为电视剧截图。

成都情感心理咨询正规医院_成都情感心理咨询机构_成都心理咨询情感机构排名

和所有热衷于发明概念、包装名词的流行文化一样,PUA 有“孔雀理论”“压制对手”“现场控制”等各种技巧性术语。女性版 PUA 也有“PU/MU”“长选/短选”“锤剪布”等一系列外人无法理解的自创术语,与男性版 PUA 展开攻防战。但她们一直在巧妙地改进和修正自己的用词,将这些概念复杂化,并明智地在 PUA 艺术上与那些变本加厉、变味的人划清界限。

相关PUA教材后面会介绍一些专业术语。

本质上,这跟男性的PUA没什么区别。PUA理论受到的很大一部分批评其实也适用于它。它们都将异性划分为ABC类型或者不同等级(七分女/九分女等,分数越高质量越高),在既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框架内,按照一定的套路和策略进行猎杀操作。比如,它们会教女粉丝,“第一次约会穿抢眼的红色,第二次约会穿运动装,第三次约会穿女人味十足的黑色蕾丝”。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比“银座妈妈桑教你如何魅力四射的说话方式”、“贵妇N课教你如何嫁入豪门”好不了多少。而《冷爱》也曾用同样的套路教男粉丝。 广为流传的金句之一是:“如果她没经历过人世间,就带她去看人间繁华;如果她经历过沧桑,就带她去十次骑木马。”给你的惊喜只是超出了你的预期,只是超出了一点点。

当然,对男性的“反攻”并没有如泡学网男网友所担心的那样真正实现。这种控制男性的方法,无非是“门萨的妓女”的翻版:你读过的书、你穿的衣服、你说话的方式,都可以给男性定价;你所有两性交往的技巧和方面,都可以根据鄙视链逐渐分解量化。女性要学会把自己打造成符合传统男性要求的诱饵,及时诱捕猎物;得分最高的一方,才能在婚姻市场上寻求最佳要价。

问题是,当这种刻板、小心翼翼的亲密关系发展到长久的亲密关系,真的是大家所希望的吗?教会女人崇拜丈夫,学会撒娇,受了委屈也要调整心态,丈夫出轨时“谁吃亏谁变”,用“存在即合理”这一句话把一切都合理化,谁又会真正忍受或满足于此,永不失算、爆发?更别提牵强附会地用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所谓的生物进化特征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估计会被灵长类动物学家、生物学家们嘲笑:其实,如果换成蜻蜓、蝴蝶、蚂蚁,这也许就不成问题了,进化心理学就别管了。

如果说PUA是“泡妞的艺术”,那么情感论中的一些内容确实可以称为“后宫的艺术”。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将情感恋爱关系纳入到高度商业化的匹配评价模型中。很多人批评物化女性,制造女奴;但其实在她的理论中,男性同样被物化、商业化,同样要接受打分。她的前提依然是“5分女、7分男”的传统婚姻观念,但如果5分女找3分男谈恋爱,很大概率会被劝甩掉这个男人。

《隐形人》剧照截图:孟美岐被称为“母爱算法”,意思是“你想看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而他本人则是“父爱算法”,意思是“我是对的,你得听我的”。

有趣的是,一百多年前,父母包办婚姻,注重门第匹配,根据家世地位计算彩礼情感;如今我们已经可以自由恋爱,却依然逃不出这个窠臼。我们要按照情感专家所谓的“父爱算法”或者“母爱算法”,精打细算,步步为营,犹如宫斗,“把爱情建立在精准的价值匹配上”(冷艾原话)。既然一切复杂多样的爱情情感问题都可以被他们还原,放进一个简单粗暴的自创模型,那么自然而然地,相应的处理方式就可以纳入流水线式的“情感咨询”常规解决流程中。如果一个人的各方面都可以简单粗暴地用几个参数快速归类打分,那么相应的标准化流程就应该诞生了。 华真创始人之一肖然在2015年左右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他想利用客户做大数据(不管这是否涉及泄露来访者的隐私),开发一款APP,比如情侣吵架会扣多少分,送礼物会加多少分,分数低于某个值会发出警报。至于如何分类、判断、解决,正如采访中所说,经过训练,“智力一般的人一个星期就能掌握”。

2、情感咨询市场的“万能医生”

早在智能手机和网络普及之前,分类广告就是外国报纸,尤其是本土报纸的一大广告类别。早年有过阅读港台报纸经验的读者可能见过:至少有整整两三页、半张报纸,甚至数十页,密密麻麻地贴满了豆腐块广告,从二手车到征婚启事,应有尽有。在这些广告中,有一则广告格外引人注目,其内容大致是:你有什么烦恼或烦恼吗?请咨询某某医生,他/她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成都情感心理咨询机构_成都情感心理咨询正规医院_成都心理咨询情感机构排名

如果拜访这位医生的好奇者受过良好的教育,就会发现某某博士的博士学位颇为可疑,通常来自无人知晓的国外宗教大学,学位证书很可能以 20 美元的价格通过邮寄方式购买。这位“万能医生”通常会用街头混杂的半生不熟的宗教知识和心理学书籍与来访者交谈,最后收取一笔咨询费或捐款,这笔钱与正规心理学家相比不算什么损失,但足以在餐馆里吃一顿好饭。

从社会阶层来看,欧美中下层社会的普通民众,大多可能没钱看正规的心理医生,又或许没有虔诚到去教堂参加每周的宗教仪式。求助于分类广告中那些无所不能的某某医生,也是一种寻求帮助的方式——这些人和社工或教会有些关系,能说些什么——或者心理安慰。英文中有个微妙的词,称这种广告为“引诱”、教唆,也有“招揽顾客”的意思,愿意上钩的人往往会上门咨询。来咨询的人往往都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家庭、情感或心理问题,凭借医生们巧舌如簧的口才,能哄得不少来访者。

这个“全能医生”既不是心理学家,也不是精神科医生——即便是心理行业中比较低级的咨询师(只负责谈话疗法,也就是聊天,没有开药权),也需要基本的学历训练和相关的专业学位。国内网络上一些比较出名的心理医生,一般对应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博士学位),必须经过规定时间的临床咨询等系统培训、拥有专业资质、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至少绝不随意泄露患者隐私)、接受相关监督等要求。如果来咨询的人的问题需要用药,或者需要更深入的帮助,心理咨询至少懂得如何回答和解释。一旦发现患者有精神分裂等症状等严重问题,就会推荐给精神科医生(,有开药权)。

在国外,情感关系咨询()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行业,即便是在美国大型的向公众提供咨询师信息和科普内容的网站上,每个咨询师的页面都有相应的学术背景介绍、诊疗方法,以及详细的公开收费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一旦违反,对咨询师的处罚会相当严厉。可惜的是,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和相关市场非常混乱,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这些基本情况。

在进入移动媒体时代之前,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大规模产生这样的“全民医生”。首先,普通民众相对保守,没有向心理机构和医生求助的意识。普通民众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也不愿意谈论相对私密的心理问题,担心自己被人看成“精神病患者”、“疯子”。其次,心理咨询中没有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很多所谓“贴心大姐”式的咨询师,常常会津津有味地把求助者的情况作为饭桌上的谈资(网络咨询的匿名性可以保证医患之间一定的隐私)。而且当时的“全民医生”缺乏渠道,前互联网时代的报纸职业习惯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敢大规模刊登这些广告。

但进入“流量为王”的移动媒体时代后,情况完全变了。心理咨询行业成为最火的收智商税行业:你的原生家庭有问题、你的童年有问题、你有什么心理创伤、你有拖延症吗……每天都有新名词满天飞,都是各路“万能医生”津津乐道的文章题目,标题越来越丰富多样。后来,HR面试时抛出一套500分性格测试,“我们非常重视员工心理健康”。PUA导师信誓旦旦“没有钱和长相,照样能勾引美女”、“只要方法得当,没有你搞不定的女生”。如今,情感咨询师会暗示,只要听她/他的话,按照步骤来,就能追到你想要的人,赢回失落的心。 其中很多和巫术、占卜、烧香、读塔罗牌没什么区别。

《隐形人》节目粉丝访谈截图。

为何“万事通”在中国突然这么受欢迎?

首先,营销成本很低。通过传统的分类广告来推广自己其实非常昂贵,尤其是当“万能医生”想要扩大客户群,不得不将广告费用分摊到不同地方报纸,或者邻近城市的报纸分类广告上。更重要的是,“万能医生”的主要营销手段仅限于分类广告,旁边就是各种征婚通告、星座运势广告。但——这些问题在中国社交媒体应用中并不存在。在各类主题的标签和分类下,豆腐块文字比报纸上十几页的分类广告还要多、还要密。滚动到底部,你常常会发现一个公众号二维码,想尽一切办法诱导你扫描。

其次,对营销和投放的监管非常松散。像心理治疗这种明显需要专业资质的内容,可以大批量推送,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乱卖处方药,甚至在没有诊断的情况下给病人做手术。华人世界几个比较大的社交APP对病毒式营销,更美的说法是精准营销,都抑制不足。这个问题在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中也出现过,由于法律比较完善,舆论导向比较高,国外社交媒体也先后不得不对病毒式营销的方式和内容做出一定的限制。但中国社交媒体的巨头们显然还没有把这个问题提上日程,甚至可能出于对平均停留时间的考量,在某种程度上鼓励这些做法。

最后,通过社交媒体,“万事通”可以实现低边际成本。在传统咨询中,万事通必须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其收入和客户群实际上受限于他们一天中能够发挥口才的时间。但通过社交媒体,心理或类似心理咨询内容可以包装成课程,要么直接出售,要么捆绑大量广告或嵌入营销内容,相当于在所有用户的手机中植入了一个万事通。

成都情感心理咨询正规医院_成都心理咨询情感机构排名_成都情感心理咨询机构

3. 环球博士致富秘诀:情感修辞与商业化相结合

等等,我说的是移动媒体时代的“万事通”吗?不,我不是指他们,而是指许多所谓的心理和情感咨询师。

虽然女权运动的历史只有一百年左右,但她能在《隐形人》节目上说出“未来五十年女??权主义不会是主流”的自信,大概是建立在对男女情感咨询市场的了解上。聪明如她,在2009年危急关头和经纪人洪真商量后,决定改变路线,放弃性感网红身份,投身女性情感咨询领域。这是非常正确的商业策略:女性情感市场会更广阔,长期来看更容易吸金。说白了,心理或情感咨询,就是一条赚钱的商业赛道。PUA高手们最终纷纷放弃男性情感市场,并非是自身能力不足。冷艾等人很早就发现,男性情感咨询市场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也就是俗称的“屌丝”阶段。 一旦他们掌握了一点点技能或者资源,他们就不会再继续付钱了。

严格来说,这些在自媒体时代满天飞的情感/心理咨询的文字,既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也和严肃的“心理学”毫无关系。正如《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回顾中提到的,早年写情感专栏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不需要实际经验的写作和操作”。她敢于自称“全球最大情感咨询机构董事长”,大概就是因为这份自信。在这个市场,大多数通过网络爆红的所谓情感大师,都没有受过真正的心理学训练,只是从道听途说中听到一些术语,就开始分析解读。其中不乏自创理论和概念的“民间科学家”。如果你读过严肃的心理学著作,就会明白,这个行业在中国真的是鱼龙混杂——心理咨询市场,包括广义的婚姻咨询,在中国大陆还处于混乱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从体制上看,心理医生和国内各类咨询师差别不大。目前心理咨询资格(包括冷艾取得的二级心理咨询证书)既包括接受过正规临床心理学培训的专业人员,也包括只接受过简单培训、没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员。由于这项证书考试已经降级为类似厨师证书考试的水平(经常出现在“付钱就能通过”的小广告中),早已受到业界诟病,并于2017年被取消,目前处于真空状态。该体制下的资格管理也比较混乱。由于有关部门尚未对杨永信主任的电击疗法和各类网瘾治疗学校采取实质性行动,因此全民医生将自己的情感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对而言,社会危害程度通常远小于杨主任。

更重要的是,体制的混乱导致无法有效区分市场需求。同样的二级心理咨询,可能是临床心理学的医生,也可能是发明了一堆新词的民间科普理论的全能医生。作为顾客,选择起来显然比普通医疗市场更加困难——大型三级医院可以保证基本的医疗质量,但最高级别的二级心理咨询(一级尚未开放)很可能是非专业人士,根本不能算心理医生。各种不同需求的顾客也被挤进这个混乱的市场。确实,一些早期的追随者最终会醒悟而放弃,嗤之以鼻;而另一部分粉丝,就像当年连出街搭讪女孩都困难的宅男,通过这种有缺陷的情感理论迈出了第一步,并可能永远感激能遇到他们。

2018年粉丝见面会现场。

在任何成熟市场,严重依赖修辞手段的招揽或推销活动都会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条件,这有意识地将万事通挡在分类广告的大门外。然而,在智能手机主导的新媒体时代,在混乱不堪、不完善的国内情感咨询市场,社交应用逐渐释放出万事通的能量。在10亿级的中国社交应用媒体上,大大小小的万事通都在兜售自己的心理修辞手段——而中国社会的普通民众既缺乏对心理学的了解,又对万事通缺乏足够的抵抗力,很容易被忽悠。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交应用的用户是比较脆弱的。 《中国新闻周刊》曾在《微问答》中提供过她的数据:“2013年5月至2017年1月,情感问答472期中有“安全”一词被提及,占比47.2%。而去年1月至8月,250期中有156期提到“安全”,占比52.9%。”不管是不是孟晚舟,她们都深谙利用焦虑来赚钱之道。

我不认为粉丝们很傻或者特别容易被洗脑,我们的学校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情感和性别教育,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也未能提供完整健全的情感和家庭咨询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网民要不断学习各种辟谣、识破套路的手段,时刻保持怀疑态度,等待反转,实践自救,既渴望专业人士的参与,又不能完全信任权威。商业化的情感模式,反而提供了一套看似可以实现的自我提升和救赎方法。明明只是给自己买一些昂贵的东西,却要称之为“投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情感理论往往和这些消费品无缝对接,这正是她修辞的高明之处。

玛丽莲·梦露曾唱过《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后面跟着一句“一个吻也许很重要,但它不能为你支付破旧公寓的租金,也不能帮你在自动售货机买东西”——谁能买得起最大的钻石,谁就是最好的丈夫,如果没有爱情,很多钱也行;女人的情感需求最终被量化为包包和口红——爱她,就给她买。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已经不自觉地退化到一个对两性情感关系极度缺乏想象力的时代,以至于任何节日无疑都会以情人节的方式展开。那么,一套能满足部分人对于情感问题需求的低俗评分和分类机制,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所有嘲笑和嘲讽的人,最终都会悲哀地发现,她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糟糕的产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