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中心|心理热线哀伤咨询工作指南:协助正常哀伤,评估处理心理障碍时间:2024-09-17 10:10 心理热线悲伤辅导指南 (初稿) 丧失伴随人的一生,在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会集中出现严重多样的丧失,其中亲朋好友等重要他人的离世是重大的丧失。丧失必须哀悼。悲伤是正常的,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贯穿一生。疫情期间心理热线是主要的工作方式,因此悲伤辅导也将成为心理热线工作的一部分。丧亲者悲伤辅导主要围绕两方面工作,一是协助丧亲者正常悲伤,二是评估和处理丧亲者是否因丧失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本工作指南将在介绍悲伤和哀伤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心理热线悲伤辅导的原则、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1. 悲伤与悲伤理论 1.悲伤 悲伤是指面对丧失,即失去亲人或依恋对象时产生的内在生理心理反应和外在行为表现。悲伤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 悲伤与失去有关,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得到与失去的过程。 失去是多种多样的,如失去爱情、失业、失学、失去所有物、财产损失、离婚、配偶死亡、亲人死亡、朋友死亡、失去友情、分离、失去青春、身体健康受损、失去宠物、失去贞操、失去面子等等(贾晓明,2004)。在各种失去中,最重大的损失是亲人的死亡。 有学者把损失分为:成长性损失、创伤性损失、预期损失(,1990)。 任何因失去而引起的悲痛称为广义悲痛,因死亡而引起的悲痛称为狭义悲痛。 所有的损失都值得哀悼,也需要哀悼。 本工作指南中使用的悲伤一词是指广义的悲伤。 2.悲伤理论 (1)对悲伤的一般反应 当面临丧失时,丧亲者会出现各种哀伤反应,在丧失初期尤为明显。由于个体差异、社会文化因素等,每个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哀伤反应。一般来说,哀伤反应,尤其是因失去亲人而引起的哀伤反应,尤其是在丧失初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 悲伤、愤怒、内疚、自责、焦虑、孤独、疲倦、无助、震惊、渴望、解脱、放松、麻木 ? 认知: 怀疑、困惑、对失去的人念念不忘、感觉失去的物品仍然存在、幻觉 ?行为: 心不在焉的行为、社交退缩行为、梦见逝去的亲人、回避谈论逝去的亲人、寻觅呼唤、叹息烦躁、哭泣、重游故地、携带遗物、珍惜遗物 ?生理: 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原有疾病加重等。 (2)悲伤阶段理论 很多学者认为,丧亲者的悲痛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反应或行为。悲痛的理论模型流传较广,被认为是悲痛应该经历的阶段,又称为四阶段模型,即: 第一阶段:震惊或麻木; 第二阶段:寻找和渴望; 第三阶段:沮丧; 第四阶段:重组或恢复 (3)悲伤任务模型 提出了悲伤的任务模型,即以下四个任务: * 承认并理解损失的现实 * 表达、调节和管理悲伤 * 应对损失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变化 * 在心中为丢失的物品找到合适的位置,并与他人建立有意义且亲密的关系 (4)双向模式 等人针对寡妇提出了一个双向模型: 丧失取向:包括悲伤过程、各种悲伤反应以及从否认/回避到恢复的转变 以恢复为导向:关注生活的变化,做新的事情,分散悲伤,否认/避免悲伤,适应新的角色/身份/关系。 一般而言,失去亲人的人往往会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接近悲伤与回避悲伤,在“丧失取向”与“恢复取向”之间徘徊。这种接近与回避之间的摇摆具有适应性调节功能。 (5)病理性悲伤 病理性悲伤有复杂悲伤、延长悲伤等诊断名称。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它用于描述不正常或病理性的悲伤。在 DSM-IV 中,该名称为复杂悲伤,在 DSM-V 中,诊断名称为延长悲伤。其症状与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症状重叠,但作为一种疾病,它属于不同的疾病。 3. 关于悲伤的知识 (1)影响悲伤的因素 悲伤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年龄、与失去对象的关系性质、失去的形式、过去的经历、性格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压力。 (二)哀悼仪式 哀悼常常以某些礼仪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 葬礼是亲人去世后的重要哀悼仪式,对于有效哀悼具有重要意义。哀悼仪式因地区、民族、宗教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和持续时间。 在逝者的生日、特殊日子、周年纪念日、清明节等特殊日子,都会有不同的纪念仪式。 清明节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殊的长期哀悼仪式,具有经常性、持久性、公开性、民族性,对于持久性哀伤具有特别重要的心理意义。 2. 悲伤心理咨询及其特点 1. 什么是心理咨询 悲伤心理咨询目的是协助来访者处理正常的悲伤,并建设性地完成悲伤任务,同时也帮助来访者处理异常或复杂的悲伤反应。 悲伤心理咨询是处理损失的重要专业方法。 2.心理咨询的特点 (1)规范化 丧失亲人后悲伤的反应多为负面,但都是正常的反应,悲伤心理咨询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明确这些反应的正常性。 (2)个性化 虽然失去亲人的悲痛反应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每个寻求帮助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个人的特点和表现,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也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丧失亲人后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反应,即使是相同的反应,程度也可能不同。 (3)援助 当面临丧失时,人们的悲伤反应往往是自然发生的。丧失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悲伤反应和悲伤节奏。悲伤心理咨询不是要求来访者按照一般的悲伤反应去悲伤,也不是要消除悲伤反应。相反,它是帮助来访者按照自己的节奏正常地悲伤。 3.心理热线悲伤辅导 原则、目标和特点 1.心理热线悲伤辅导的原则 开展心理热线悲伤辅导,需要学习和积累专门的悲伤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心理热线的工作特点,遵循相应的工作原则。 (1)平等与尊重 悲伤辅导应以平等的心态去理解来访者的感受,而不应将来访者的正常悲伤反应病态化、标签化。要理解并尊重每个来访者独特的悲伤反应,同时尊重每个人的悲伤节奏和过程,尊重基于文化特征的悲伤表达。 (2)专业性、科学性 悲伤辅导应以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不应干扰正常的悲伤反应,即一些负面反应,而应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因丧失而产生某些心理障碍的患者,需要转介到规范的心理治疗。 (3)谦逊严谨 悲伤是一个可以持续一生的过程。悲伤也具有文化特异性。我们必须谦虚,理解悲伤心理咨询各种情感。我们必须谨慎,意识到悲伤咨询所能提供的帮助的局限性。特别是,我们必须记住,心理热线由于工作时间短、一次性,必须设立适当的工作目标,只在可行的工作范围内开展悲伤心理咨询工作。 2.心理热线悲伤辅导的目标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帮助客户确认损失的真实性 帮助客户处理已表达或潜在的情感帮助客户克服因损失而导致的重新适应困难 帮助客户安置丢失的物品并建立新的有意义的关系 帮助客户提高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和生命意义 3.心理热线的工作特点 (一)热线心理咨询的特点 (二)心理热线悲伤辅导的特点 4.心理热线悲伤辅导 总体流程 心理热线悲伤辅导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根据不同的求助情况有不同的路径和工作主题。 1. 了解人们所谈论的悲伤主题。 很多求助者在打电话时不会直接表达或谈论自己的损失,或者即使提到也会说对自己没有影响,会把其他问题作为求助话题。因此,热线咨询员需要对悲伤主题保持敏感。比如,求助者表达的一些负面情绪体验,往往包括悲伤、失落、愤怒等情绪,可能就与损失有关。抗疫心理热线上以亲人去世为主题的求助者很少,但超过40%的求助者都有悲伤情绪。悲伤情绪一方面可能与疫情期间长期无法外出开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关,也可能是对失去医护工作者、邻居、同事、同学,甚至同城人的悲伤。通过这些情绪线索,关注悲伤主题。 2. 协助来电者确认其具体损失 悲伤辅导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丧亲者确认丧失的真实性,增加他们的现实感。这不仅是工作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工作目标的基础。只有在确认丧失的真实性后,悲伤才能开始。因此,应以关怀的态度询问求助者具体的丧失,并逐步明确丧失的过程,以增加丧失的真实感,例如确认分手的真实性。 失去的最特殊情况是亲友失踪、失去联系,失去的不确定性使得丧亲者很难表达悲痛,因此需要与求助者确认失去的核心内容。 3. 了解并确认求助者的悲伤反应,表达理解,并提供常态化反馈 在热线问诊过程中,要充分观察、了解求助者的悲伤反应,比如有的人睡不着,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自己不够坚强;有的人四肢麻木,没有情感波动,感觉自己无动于衷;有的人不停地哭,想停却停不下来……辅导员要告诉求助者,这些都是正常的悲伤反应,并使悲伤反应常态化。 4. 注重个性化,与来访者讨论如何表达悲伤 哀伤的表达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与求助者的性别、年龄、地域、文化习俗等因素有关。例如,有些男性可能较少用言语表达,较少哭泣,可能更沉默或饮酒较多;在农村,亲人去世后有更多传统的哀悼仪式,如守夜和葬礼;也有基于民族习俗的哀悼方式和哀悼表达方式,如跳舞和唱歌。 此外,每个人悲伤的节奏都不一样,不一定遵循学者们提出的悲伤阶段,悲伤甚至可能没有尽头。由于丧失对象的特殊性,丧失者的情感体验类型和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独生子女丧失者既会经历强烈的悲伤,也会经历持续性的悲伤,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因身体衰老、重大疾病等引起的悲伤。因此,需要尊重求助者表达悲伤的方式和悲伤的过程。 在与求助者沟通时,一方面可以鼓励他或她表达悲伤,例如男性可以哭泣。另一方面也可以讨论是否要用一些仪式来表达悲伤,例如离婚后以某种方式道别,或者如果亲人去世而你无法参加葬礼,可以去墓地哀悼。 由于新冠疫情,许多丧亲家庭无法正式与逝去的亲人告别,他们也无法举行葬礼来哀悼,因为他们处于隔离状态。这就需要与寻求帮助的人讨论一些可行的在家哀悼方式,以及疫情结束后如何哀悼。 4. 强调损失,特别是亲人、朋友、同事等的损失,不是他的错 内疚是丧亲者,尤其是失去亲人的人经常产生的情感。他们常常觉得亲人的离世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错,比如没有及早发现亲人的病情,或者没有阻止亲人酒后驾车造成车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亲朋好友的离世,很多人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内疚和自责感。 一方面,你要表达对他/她的感受的理解,另一方面,你要让求助者明白,这不是他的错。这并不是要改变他/她的想法和感受,而是要表达理解和支持。 5. 建议以自己的方式与失去的人保持联系,并定期哀悼 有效的哀悼不是忘记失去的东西,而是与失去的人保持联系,在内心和外界为失去的人留出一席之地。想念失去或离去的亲人、完成失去亲人的遗愿、在家中摆放照片、保存纪念品或遗物、在特殊的日子里纪念,都是一种联系。这些联系是哀悼的重要任务。研究表明,定期哀悼对死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有益。每年清明节扫墓是定期联系的重要方式。 6. 帮助来访者在失去重要人物后逐渐尝试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哀伤过程需要社会支持,应鼓励求助者寻求社会资源。你可以与死者家属讨论如何获得社会支持,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控制感。你也可以帮助失去重要他人的求助者讨论如何逐步尝试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7. 讨论失去重要事物后,如何适应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 失去亲人、爱情、工作、健康等都会给丧亲者带来很多实际困难,如经济压力、照顾家人的压力等等。与丧亲者讨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办法也是悲伤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8. 为求助者提供鼓励、积极反馈和支持,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 丧失会对一个人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咨询过程中要善于关注求助者的积极资源,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9. 帮助人们理解并找到生活的新意义和希望 失落往往会摧毁求助者原有的人生信念,比如社会是公平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从而导致求助者对原有的人生信念产生怀疑,甚至丧失。因此,我们需要帮助求助者重拾人生信念,找到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人生意义。 5. 通过心理热线进行悲伤辅导 要点及注意事项 1.心理热线悲伤辅导要点 (1)咨询关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悲伤辅导必须以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基础,因此热线辅导员应积极聆听、表达同理心与理解,并真诚尊重求助者,建立平等、信任的辅导关系,并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保持真诚、尊重、同理心的辅导态度。 (2) 悲伤必须从认识到失去开始。 有些求助者不愿意接受失去,有些因为特殊情况无法确认失去的真实性。正因为如此,悲伤辅导应有意识地从确认失去开始。确认失去的真实性并接受它,是正常悲伤的开始。 (3)确认丢失后,我们可以随时协助呼叫者工作 悲伤辅导可以有多个任务和方向,但热线辅导只能在某一点上起作用,例如使悲伤反应正常化、讨论可能的悲伤方法以及如何适应失去后的生活。只要你在某一点上努力并实现某个目标就可以了。 (4)悲伤辅导过程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可以循环的 心理热线悲伤辅导的过程并非直线性的,求助者的关注点往往也不同,因此悲伤辅导可以具有周期性,并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5)悲伤辅导不需要做所有的悲伤支持工作 由于热线的服务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指望能涵盖悲伤咨询的各个方面。只需针对一个方面进行处理即可。 (6)悲伤辅导可以借鉴不同心理咨询学派的不同技术和方法 悲伤辅导并无特殊技术,在协助来访者正常化悲伤的过程中,可借鉴一或多个心理咨询学派的技术方法进行工作,如认知改变、行为调整等。切记使用有科学依据的技术方法,并充分考虑通过热线电话使用它们的可行性。尤其要谨慎使用技术方法引导来访者表达情绪。 (7)重点讨论如何在忌日等特殊日子表达哀悼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比如忌日、生日、清明节等,死者家属的悲伤会变得非常重要。在悲伤辅导中,如果来访者遇到这些特殊的日子,我们应该与来访者进行特别的讨论,讨论来访者的感受和想法,以及他们计划如何度过这些日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悲伤辅导需要与失去亲人的来访者讨论在清明节如何哀悼,以及可能的哀悼方式和意义。 (8)关注并处理一些破坏性的悲伤行为 当面临丧失时,有些人的行为反应可能是极端的或破坏性的,例如暴力、酗酒等。需要与求助者讨论,了解行为背后的意义,明确行为的破坏性,并讨论如何用温和、建设性的行为来缓解悲伤。 (9)评估并解决因丧失亲人而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 丧亲者可能因失去亲人而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如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焦虑症、恐怖症等。一段时间后,丧亲者还可能出现病理性悲伤。在悲伤辅导中,应为有某些症状的求助者进行心理评估,在提供适当的情绪处理和心理支持后,进行适当的转介,使求助者接受适当的心理治疗。 (十)哀伤辅导热线应有转介机制和督导机制 心理热线的悲伤辅导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工作。作为心理热线,需要有相应的转介机制、督导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对于因丧失而产生心理障碍的,应及时转介,提供转介信息和渠道;对于可能引发的危机,应有可实施的危机干预机制。同时,还需要有督导团队和规范的督导设置,帮助热线辅导员对悲伤辅导中的问题提供协助。 (11)注意悲伤辅导可能造成的共情疲劳,或引发辅导员个人的悲伤。 在悲伤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可能会被来访者的极度悲伤和无助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可能会感到强烈的悲伤和无助,从而产生共情疲劳。辅导员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及时接受督导。认识到辅导过程中与来访者共同面对一些人性苦难是悲伤辅导的意义所在,从而提升辅导工作的价值感,克服无助感。此外,也要警惕个人悲伤的触发,照顾好自己,量力而行。 2、心理热线悲伤辅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项注意事项 (1)适度表达情绪,避免过度宣泄 (2)协助缓解悲伤,而不是提供悲伤治疗 (3)注重聆听和理解,避免使用不当技巧 (4)区分悲伤与创伤,不要将一般悲伤等同于创伤 (5)区分悲伤与抑郁,不要忽视丧失可能引发的危机。 (6)照顾好自己,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 贾晓明 注册督导员 (D-06-027) 北京理工大学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